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4年12月12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视野 更好履行新时代人民政协职能 静静的水杉 坐看青竹变琼枝 “梦想”号之歌 乡村是一幅水墨图 我家住在周家坝(歌词)

版面翻页
视野
04

坐看青竹变琼枝

□ 作者 徐新

季节更替,时间的车轮滑向了年的末端,十二月悄然站在了冬天的枝头。

十二月,古时称之为仲冬时节,指的是冬季的第二个月,包含大雪、冬至两个节气,大多对应农历十一月。宋代叶梦得《怀西山》云:“仲冬景气肃,碧草犹萋萋。”仲冬时节的景象变得萧条了,但是碧草依然茂盛。而施耐庵的《水浒传》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此时是仲冬将近,叶落草枯,星光下看得出路径。”描写了仲冬即将到来时的场景。因为祖国幅员辽阔,南北方的仲冬景象差别大,所以两者的描述也各有不同。

在北方,连绵不绝的远山早已银妆素裹、严阵以待,迎候严冬的一轮接一轮的侵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画面屡见不鲜,那些光秃秃的白杨树早成了玉树琼枝。田野、村庄和城市都沉静了下来,连喧嚣的河流也在大雪冰封下选择了沉默。而在南方,田野里的麦苗们我行我素地生长着,北风吹过,它们悉悉索索地低吟浅唱;油菜也无惧寒风,茁壮成长;埋藏在泥土中的种子在寂静中等待着、酝酿着。市区道路两侧依然给人以草木葱茏的感觉,虽然梧桐树、银杏树等慢慢掉光了叶子,可树干挺拔依旧。

十二月的景象触发了历代诗人的创作灵感,他们抒发着各自不同的情感、描画着一幅幅生动形象的仲冬时令图。唐代吕渭的《状江南·仲冬》曰:“江南仲冬天,紫蔗节如鞭。海将盐作雪,山用火耕田。”生动地描写了江南十二月时的场景,一节一节像鞭一样的紫甘蔗已成熟,海边在晒盐,农民正在烧荒耕种。明代的范汭看到了一个有趣的反季节现象:仲冬时节,两岸桃花和李花争相开放,路人以为到了二三月,当即赋诗《仲冬》,“仲冬之交气不齐,桃花李花开满溪。行人认是二三月,只少黄鹂枝上啼。”南宋诗人杜耒的《寒夜》云:“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表现了诗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喜悦心情。而大诗人白居易在冬夜邀故人一起饮酒御寒,赋诗《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风雪、故人、火炉、好酒,组成了冬夜里最美好的意象,此时若和朋友一起围炉煮酒,确为人间美事。

“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跨进十二月,意味着一年收获的时节,意味着我们的人生又将踏上新的征途。在总结一年的基础上,又开始为来年布局谋篇。面对未来和挑战,唯有不忘初心,追逐梦想,步履不停。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