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委员:用科技金融加速赋能“小巨人”
林丹在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小组讨论时发言(资料图) 受访者供图
“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和发展离不开各类要素禀赋的大力支持,其中,金融支持是重要的内生动力。”去年1月,市政协常委、台盟重庆市委会副主委、重庆工商大学信息技术中心副主任林丹结合自己的科研成果,在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上提交了提案《关于发展科技金融助力重庆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和发展的建议》。提案提出:“根据重庆市推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要求,未来几年是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和发展的重要窗口期。因此,厘清科技金融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相关性、必要性、可行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摸清重庆专精特新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科技金融发展现状,林丹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数据分析、案例研究等方式进行了扎实的调研。他发现,尽管重庆的专精特新企业在各自领域内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但和科技金融的结合度并不高,“主要表现为科技型企业融资难、科技与金融结合还不够紧密、具备科技和金融双重背景的专业人才仍然比较短缺等。”
为精准建好言、献好策,林丹立足更高站位,跳出一域的分析梳理,进一步吸收借鉴了美国、德国,以及浙江、上海等地在科技金融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好经验和好做法。
其中,上海市科委推进建设上海市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建立科技金融专家咨询委员会与专家库、组建“科技金融专员+科技金融服务站+科技信贷员”专业化人才队伍等经验做法让林丹深受启发。这些优秀经验和思考启发也体现在他的提案中,“我在提案中建议建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的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聚焦企业各阶段需求,发挥金融集成和产业链综合服务协同效应,汇聚优质资源,建立涵盖企业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全生命周期的服务链条,帮助其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在提案中,林丹从企业和政府两个维度,共列出引导产融融合、拓宽融资渠道、优化金融服务、加大政策支持、加强人才培育、强化科技赋能等9个建议,“这些建议都紧密结合重庆实际,也具有可操作性。”
重庆市委金融办在给林丹的复函中表示,将充分吸收其建议,从畅通多元融资渠道、优化服务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开展工作,以发展科技金融助力重庆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
经过各有关部门的努力,林丹的很多建议如今都在重庆这片沃土上扎下了根。
2024年7月25日,市委金融办、市人力社保局联合印发《“新重庆人才担”实施方案》,围绕完善人才创新创业全周期服务机制改革,迭代升级“新重庆人才贷”和“新重庆人才险”,通过“渝才荟”重庆人才平台推出系列专业金融服务,为人才在渝创新创业深度赋能,推动金融业全方位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我在提案中建议要加大科技金融人才培育力度,完善科技金融人才保障机制,市委金融办出台的一系列举措、打出的一系列组合拳正是重庆重视科技金融人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和工作热情的最好佐证。”看着自己的建言转化成助推发展的实招,林丹难掩喜悦。
今年,林丹还将聚焦“进一步推进我市新能源汽车搭载西部陆海新通道出海”提交相关提案,“我将继续尽自己所能为重庆经济发展贡献力量,这也是一名政协委员最光荣的使命。”林丹说。 (程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