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5年01月14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迎接全市两会特刊 南川:一路向“新” 擘画乡村振兴蓝图 巫溪县生态环境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巫溪实践

版面翻页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迎接全市两会特刊
22

南川:一路向“新” 擘画乡村振兴蓝图

美丽的田园风光映入眼帘,特色民居在山水间相映成趣……在广袤的南川大地上,涌动着乡村振兴的喜悦与希望。

2024年粮食播种面积73.89万亩、产量31.26万吨。

1-11月,全区规上企业实现产值20.74亿元,增长12.17%;预计2024年全区食品及农产品加工规上企业实现产值25.2亿元、增长10%。

预计全区231个村(社区)实现总收入1.5亿元以上,分红村占比达95%以上。

……

数据增长的背后,是南川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的信心和活力。

近年来,南川区农业农村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部署要求,持续壮大特色产业,推动农旅深度融合发展,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聚力将现代农业打造成为全区经济重要增长极。

做强特色农业 彰显产业发展新优势

2024年9月,位于南川区大观镇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区的重庆瑞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线了一条蓝莓花色苷冻干粉生产线,这是我市首次实现蓝莓花青素规模化提取加工,每千克价格超过20万元,让蓝莓身价暴涨20倍。

近年来,南川的蓝莓产业实现两个改变:一是引入“优瑞卡”等新品种,提高品质;二是投资约1.2亿元,上马了6条生产线和西南地区最大的1万吨智能无人值守冻库。依托万亩精品蓝莓基地,实现蓝莓规模化种植,同时对蓝莓进行深加工,与川黔合作打造原料“飞地”,实现“买全国卖全国”。

不仅是蓝莓,同为南川优势特色产业的大树茶,也打响了品牌。

在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福善德茶屋,作为店里的主打产品之一,金山红茶叶被放在进门最显眼的位置上。这款来自南川区德隆镇的大树茶,生长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金佛山东麓。2023年4月,当地的茶叶企业与新加坡福善德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每年2万斤成品得以远渡重洋来到新加坡。经过市场耕耘,产自南川的大树茶,已逐渐赢得越来越多的当地茶客赞誉。

得益于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与近年来的保护性发展,目前,南川区建成1.3万亩大树茶基地,一片“大树叶”逐步成长为品牌评估价值为3.6亿元的“大产业”,让大茶树变成了“摇钱树”。

南川是全国首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区县。近年来,通过优化农业空间布局,培育了南川米、蓝莓、大树茶“一主两辅”优势特色产业,推动南川米定制化生产、蓝莓集群化种植、大树茶品牌化发展,综合产值两年增加了38.7%。南川米、大树茶、蓝莓、方竹笋、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基地规模达95万亩。

强化改革创新 蹚出强村富民新路子

走进位于大观镇中江村的南川区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基地,放眼望去,一大片钢架结构的塑料棚有序排列,充满现代感的种植场景让人眼前一亮。

“我们采用的是水肥一体自动化管理模式,实现了降本增效。”南川区腾春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姜国强介绍,现代农业设施的辅助让农业生产实现了水肥精准化、种植标准化和管理精细化,有效管控了质量、提高了产量。

据介绍,南川区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基地采取“村集体组织经济集中流转土地+政府投资建设+专业化公司运营”建营一体模式,以苹果、丝瓜等农产品为主,引入智能化系统管理,实现果蔬种植标准化、生产数字化、产品生态化。同时,基地资产归村集体所有,通过企业租赁经营、村企合股联营、农户返租自主经营等方式开展运营,完善“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合作模式,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促进群众增收。

大观镇是南川区北部乡镇聚力改革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南川区依据因地制宜、空间连续、突出特色和协调发展的原则,将各乡镇划分为南部、中部和北部。其中,北部重点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以蓝莓、茶叶、精品果蔬、优质水稻等特色产业为主,发展生态种植、精深加工、观光休闲农业,打造体验农业、设施农业、科普农业基地。

在同样位于南川北部的河图镇中图村,也收获了改革的红利。今年,村里的联合社预计纯收入可达48万元。

2021年,中图村成立了股份经济联合社,让全村3000多亩土地实现了流转,发展蔬菜、水稻、茶叶、蓝莓等6个主要产业。这两年,村里还建起了粮食加工厂,进一步壮大了集体经济。

2024年以来,南川区在包含大观镇中江村、河图镇中图村在内的5个村实施强村富民综合改革市级示范试点,统筹“村强”带“民富”,通过“公司+农户”合作机制、党建引领+股民+股份经济联合社共同发展的模式,引导群众走上产业带动、联合经营等发展道路。

促进农旅融合 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与地势相对平坦的北部乡镇不同,南部乡镇以海拔较高的山地为主,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头渡镇、金山镇就是南部乡镇的典型代表,其境内有着丰富的金佛山方竹笋。

过去,由于南部各镇位置较为偏远,而鲜笋一般只有3天左右的保鲜期。因此,笋农们通常的做法是将其炕干,延长保质期。但相对于鲜笋,干笋的利润自然较低。

转机出现在2023年夏天,南川整合金佛山旅游资源,形成了全程约178公里的精品环山自驾游线,带火了沿线农产品的销售,让头渡、金山等镇的新鲜方竹笋成了抢手货。

据介绍,金佛山方竹笋种植面积已达25.3万亩,年产3.24万吨左右,年产值超过5.4亿元,辐射带动周边近5万笋农增收致富。“178环线”也成为南川农旅融合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

立足于南部乡镇的特点,南川区依托“178环线”,着力打造“178环线”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区,重点发展中药材、大树茶、方竹笋等特色产业,打造集特色产业、休闲度假、健康养生、纳凉避暑于一体的山地现代特色高效农业。让这条“178环线”既是世界遗产的风景线,又是乡村振兴的共富路。

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激发了乡村消费新需求。借助“178环线”自驾线路的发散效应,带动沿线超900户农户开办农家乐、民宿,实现就业4万余人次、户均增收3000余元,可谓“火了文化旅游,强了乡村振兴,富了一方百姓”。

南川区农业农村委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会让更多发展所需、民生所求的“金点子”落到实处,努力推动南川农业农村各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奋力开创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

(南川区农业农村委 文/图)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