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5年01月17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两会特刊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全力塑造产教融合新生态 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校:推进科学教育 启航科创未来

版面翻页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两会特刊
25

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校:推进科学教育 启航科创未来

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校建校于1907年,是重庆地区建立的第一批新式学堂,也是重庆市首批重点中学。百余年来,从这里走出了为国家建设、经济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各领域科研人才。2024年,学校响应党和国家教育教学改革号召,以饱满的热情全力推进科学教育工作并取得丰硕成果。

强师筑基 夯实科教保障

“我们成立科学教育领导小组,从数、物、化、生、地及信息技术教研组中抽调骨干教师组建科学教育课程中心。”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科学教育课程中心的组建不仅能保证科学教育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又从跨学科的角度规避常规学科与科学教育“两张皮”的问题。同时,开展由“点”(核心成员和骨干教师)及“线”(学校全体教师)再到“面”(区域学校教师)的中小学教师智能教育素养提升系列培训,通过“线上+线下”的资源整合形式,提供专家讲座、微课视频等多元化的培训资源。

经过系列培训与实践,学校培养了一批人工智能教育师资队伍,学科教师的智能教育素养显著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得到优化。2024年2月,学校成功获评教育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学校案例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智慧教育优秀案例”,并出版了系列教材与专著,分享和推广智能教育领域的探索成果与实践。

“我们还创新建设了西部领先的校园众创空间——蚂蚁梦工场、“耕读园”生态实践基地,不断完善科学教育硬件设施,保障科学教育工作有序推进。”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

立足校本 统整科学课程

“学校通过科普阅读、二九讲堂、生涯课程,持续性常态化邀请科学家、行业精英进校园,弘扬科学家精神,铸牢科学教育基石。”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校立足实际,统整构建了“蚂蚁慧学·科创未来”科学教育课程群,确定了“爱国担当、格物实践、合作探索、创新融合”的科学素养目标,持续开展已传承15年的“科技节”、常规学科实验课、劳动种植等科学活动。“作为教育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重庆市智慧校园建设试点校、重庆市高中课程创新基地,学校的人工智能、物联网、创客等校本课程已较为完备。”

统整资源创新提质。由塑心课程、实验课程、创客课程、活动课程四个大类牵引24项校本科学课程,在此基础上,以“教、学、操、评”为骨架,以“数量、频次、质量、成果”为要素,进一步优化对实验课程、活动课程的统筹管理,系统多维开展科学教育。

多方借力 共筑科创平台

在“阳光、科技、生活”的理念指引下,2024年11月29日,“科创无界,智启未来——重庆二十九中教育集团第十届阳光科技节”盛大开启,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充满科学魅力的科技盛宴。

据了解,学校以“科技节”为“点”,与“创客节”、科学社团、研究性学习小组、小课题研究的“面”相结合,配合“导师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动手实践的机会和平台。“我们注重从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入手,在开放式的课题、沉浸式的科普活动与缤纷的科创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能力、科学态度与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已与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高校共建“雏鹰计划”,以渝北龙兴各大高校实验室为基地开展科技研学,联合重庆科技馆、规划馆、工业博物馆、轨道集团、成都景中数学研究工作室进行师资共享及实地教学,借助各界社会力量,不断拓展学校科创活动的平台和机遇。

近年来,该校师生在各类科学竞赛中成绩斐然。环保社团的“公共卫生间节水系统”获全国中小学生发明金奖,黄知含、王农龙获得世界机器人大赛冠军,学生在各级科创类竞赛中获奖逾170人次,获重庆市科技创新市长奖、区长奖及提名15人次,向各大高校输送了大量科技创新拔尖人才。

谈及2025年工作,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将从加强科学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外部资源引入机制、因地制宜抓好特色优势等三个方面下工夫,着重引进培养一批科学教育专职教师,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科学教育队伍,整合“内外部”资源,形成助推科学教育合力,在培养拔尖人才的同时为区域发展和城市建设贡献智慧,为渝中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贡献力量。 (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校 文/图)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