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春晚看大足石刻
“大丰大足,喜乐安宁!”大足石刻登上2025蛇年央视春晚了。
除夕那天,我们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享用着丰盛的年夜饭。零点钟声快敲响时,我们出去放鞭炮、烟花,整个村庄瞬间沸腾起来。在屋里看春晚的父亲忽然大声喊道:“你们快来看,大足石刻上春晚了。”我们赶忙走进屋里。随着零点钟声敲响,数百个写着“巳巳如意,生生不息”字样的孔明灯从大足石刻宝顶山景区升起,场面十分震撼。千厮门大桥上,75名大足鲤鱼灯舞演员欢乐起舞。央视春晚主持人用地道的重庆话在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祝福大家“新的一年,大丰大足,喜乐安宁!”
看着春晚,我的心中涌起自豪感。大足石刻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也是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巅峰之作。央视春晚通过精美的画面和深情的解说,将这一文化瑰宝呈现在全国观众的眼前。随着春晚的镜头缓缓推进,一尊尊佛像,或慈眉善目,或威严庄重,它们历经千年风雨,却依然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那段遥远的历史。每一刀每一凿,都凝聚着古代工匠们的心血与智慧,它们用石头的语言,记录着信仰与艺术的交融。
春晚是一场文化的盛宴,而大足石刻则是这场盛宴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巳巳如意,生生不息;风生水起,一路长安;年年安逸,岁岁重庆;红红火火,生活幸福。”在一片红色的孔明灯“海洋”中,老人、小孩、青年们祈愿大丰大足,喜乐安宁。崖壁上的石刻雕像,在红色孔明灯的映衬下,仿佛重回唐宋盛景,宝顶山的千手观音披上金色华光,华严三圣在灯影中肃穆而立,牧牛图的田园诗意随光影流转。
大足石刻作为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世界石窟艺术史上的丰碑,一直以来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大足石刻始建于初唐,历经唐末、五代,盛极两宋,余波延至明清,是我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具有前期石窟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价值,并以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好而著称于世。春晚中的大足石刻,不仅展示了其艺术的魅力,更传递了一种文化的力量。
初一那天,父亲早早地起床,拉着全家人去宝顶山看大足石刻。宝顶山游客很多,热闹非凡。架香会朝山礼佛的队伍中,不乏手执鱼灯的香客,庙会活动中,悬挂鱼灯“耍鲤鱼”是不可或缺的项目。还有极具大足石刻文化代表的千手观音舞蹈、川渝经典戏剧表演“变脸”以及大足本土特色非遗表演“双桥杂技”等丰富多彩的表演;宝顶山石刻景区欢迎蛇年首批游客,并为游客赠送文创礼物,还开展了书写对联等活动,让前来宝顶山的游客在欣赏大足石刻灿烂文化的同时,也能满载而归。
我环顾四周,来宝顶的游客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不知他们是不是也像我们一样,跟着春晚看大足石刻,共赴一场穿越千年的新春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