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5年03月27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视野 以史为镜扬清廉之风 桃花三月天 青青野葱 绿道 春泥有香 (外一首) 图片

版面翻页
视野
04

桃花三月天

□ 作者 杨友仁

桃花溪入春后,山湾的土地在几次春雨后开始湿润,山雀子吵醒的山岭间,飘荡着蒙蒙烟雨。每一块湿润的土地下,都萌生着蓬勃的生命力。

桃花溪是乌江上一条10公里的小支流,发源于武隆万峰林海东南麓,蜿蜒流淌,经过悬崖峭壁,绕过沟壑,来到离乌江两公里处的“枣子磅”。这里自古出产枣子,后来被桃李柑橘等水果代替。小溪两岸种植最多的是桃树,沿溪上下有两三里路,被称为“桃花溪”。

清晨,远处山岭上传来布谷鸟和斑鸠的啼鸣,溪沟两岸的竹林、果园里回应着竹鸡、黑尾雀、米子雀的咕哝与呢喃。村里的孩子们听到竹鸡叫,就会唱起儿歌,提着竹篮跑进竹林。清晨的桃花溪,竹林里有点冷。小溪两岸的小路上积满果树叶,闪亮着积水,马兰花、金花菜、路边菊和二月兰已开放在山坡上。樱花、桃李和河柳迎风摇曳。近几年引进的楠竹和雷竹在春雷响过后破土而出。晨风拂过竹林,竹叶上抖动着露珠,山湾里的空气清新明亮,有泥土、笋子、蒲公英和鱼腥草的味道。

竹鸡、斑鸠、黑尾雀、布谷鸟、黄莺、画眉、八哥和秧鸡聚集在竹林、果林、松树林里迎接春日。它们为人们表演“大合唱”,布谷鸟和斑鸠带头,众鸟应声响应,奏响大自然春的乐章。

“雨水”“惊蛰”已过,桃花溪离花汛时节不远了。这时,你如果不是身在山湾,很难感受到“春雨如烟”的奇妙景象。

没有在山区农村生活过的人,很难分清云烟和雨雾。云烟以炊烟为主,日出和日落时分,桃花溪上湾下湾的人家升起袅袅烟缕。山腰人家的炊烟升得很高,山脚和下湾的炊烟被风吹散,烟雾在屋顶上匍匐。雨雾是山岚,山湾中飘荡的雾气。大山的气息升上天空为云,贴在地面为烟。岚烟比炊烟洁白透明。春天,岚烟湿润低沉;秋天,干燥轻淡,成为秋高气爽的标志。山野是岚烟的家乡,山湾因流动的岚烟有了气韵和风姿。

桃花溪水因万峰林海泉水注入终年清流不断,四季绿水盈盈,穿过河石,漫过紫色砂粒浅滩。桃花盛开时,花瓣在水中漂流,溪水变成粉红色。清晨和傍晚,溪边的石板成了浣衣女的乐园,槌衣棒声和欢笑声成为溪边最生动的风景。

桃花溪的三月天,生机勃勃。和煦的春风吹拂大地,果木和花草的芬芳弥散开来,田间地角果园香气四溢。

桃花溪两岸的田野上,“春早人勤”的景象拉开序幕。田坝里,阿婆和媳妇们提着种子竹篮,忙着播种。村民们吆喝着耕牛,翻耕水田,为播种插秧做准备。耕牛负重,奋力向前。犁铧耕耘出的田泥稀松柔软,泛出清香。果林里,果农跟随科技特派员,学习防虫灭病和整枝疏果技术。蔬菜大棚中,樱桃挂出果实,桃树、李树花期正盛,相互交流孕育新果的经验。山梁上的脆桃幼树进入盛花期,花骨朵蓄势待发。

桃花溪从前贫困,是集体经济“空壳村”。几年前脱贫后,干部群众继续乡村振兴。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召开会议,学习政策文件,讨论乡村振兴工作。村里决定抓好水果种植和生态环境整治,利用交通便利和离城区近的优势,走农文旅融合的路子。借助桃花溪的景色、果林鲜花、农家乐、生态鱼,举办乡村旅游活动,吸引游客,促进产业经济发展,实现“村庄美、产业兴、村民富”的目标。村民们热烈拥护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决定,清扫进村公路,整理家屋院坝,围栅栏养鸡鸭,种月季、栀子、美人蕉,用美好生态环境迎接游客。

走在桃花盛开的春天里,伴着潺潺溪水,目击红彤彤的桃林,云雾和烟雨牵引出乡愁和情思,拂撩起甜蜜温馨的记忆。

桃花溪的春天不仅是大自然的盛宴,也是村民们辛勤劳作的季节。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桃花溪的面貌焕然一新。村里不仅发展了水果种植,还积极推广生态农业,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了水果的品质和产量。村民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富裕的日子。

每年春天,桃花溪都会举办盛大的桃花节,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赏。桃花节期间,村里还会举办各种民俗活动,如传统歌舞表演、手工艺品展示等,让游客们感受浓厚的乡村文化氛围。此外,村里还推出了“桃花宴”,用当地特产的水果和食材制作出美味佳肴,让游客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品尝地道的乡村美食。

桃花溪的美丽不仅在于自然风光,更在于村民们的勤劳和智慧。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将这片土地打造成了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美丽乡村。每当春天来临,桃花盛开,村民们都会满怀喜悦地迎接新的一年,期待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桃花溪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村庄的变迁史,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也看到了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桃花溪的春天,永远充满了希望和梦想。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