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咖啡装满新机遇
深蓝、赛力斯汽车现场设立跨界展台,展现咖啡文化与新兴生活方式跨界共融的多元可能性;巫溪老鹰茶与咖啡创意融合,推出限定“茶咖”特饮;德龙、柏翠等品牌展示咖啡机,体验在家复刻咖啡馆的乐趣……4月18日至20日,“2025重庆国际咖啡节”在解放碑十字金街举办,这场融合全球风味的咖啡盛宴携手18个国家和地区、36个国际机构、23个省市,汇聚了210余个咖啡相关品牌联合参展。自2015年创办以来,经过10年培育发展,重庆国际咖啡节已经成为西南规模最大、全国影响力排名靠前的国际化咖啡节庆活动。在对外开放的新机遇中,重庆如何进一步深挖咖啡这一细分消费领域的潜力?这引发不少政协委员的思考。
10年来,超700家国际连锁、本土原创、流量先锋咖啡品牌遍布重庆渝中区,数量增长近10倍;瑞幸、茶颜悦色、喜茶等咖啡茶饮品牌的区域总部相继落户渝中区,年销售规模已超20亿元……作为重庆国际咖啡节的承办方,渝中区政协委员、重庆优创东方展览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渝中咖啡烘焙商会首任会长王渝红敏锐地觉察到,以重庆为代表的众多内陆城市正成为咖啡消费、咖啡文化发展的新兴阵地,“重庆国际咖啡节不仅是渝中区促进消费、对外开放的IP节庆活动,更是重庆在新时代、新机遇下以咖啡为切口助力全方位创新发展的缩影。”王渝红认为,在市、区商务委等相关部门专业引导下,加强优质咖啡商贸企业落户,搭建具有行业辐射力、跨区域的咖啡产业聚集区,重庆有机会成为国外优质咖啡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咖啡产品出海的枢纽站。
“重庆在咖啡产业链发展上,除了物流枢纽与贸易通道的优势,还有平台优势。”市政协委员、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多功能经贸平台总干事胡开强表示,落子重庆的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多功能经贸平台也为重庆与上合组织及“一带一路”国家咖啡产业链合作提供了全新的桥梁和载体,“未来,我们可以将重庆物流通道和贸易枢纽优势与上合经贸平台开放通道和产业协同优势相结合,探索推动重庆成为东南亚咖啡豆进入中国及欧洲市场的核心中转站,打通亚欧咖啡贸易动脉。”
胡开强说,依托上合经贸平台已成立的27个行业工作委员会(涵盖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接下来可推动咖啡烘焙设备制造、智慧供应链管理等企业与重庆本土品牌合作,利用上合组织成员国在数字技术领域的合作基础,支持重庆建设智慧咖啡工厂,为中国内陆开放提供“咖啡样本”,更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合作与文明互鉴注入新动能。
在国外及全国各地文创项目学习考察的过程中,市政协委员、北仓文创集团创始人李传波发现,曾经承载都市白领人群休闲消费与多元社交需求的咖啡店,逐渐与本地文旅资源紧密联系起来。“在北仓文创街区,独具特色的独立咖啡店不下10家,它们既是重要的消费场景,也是众多游客的文旅目的地之一。”结合重庆正在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李传波建议,将咖啡业态与文旅场景资源、国际消费载体相结合,进一步消弭咖啡生态、文旅经济、国际消费间的边界感,实现文旅融合与消费场景的创新。 (记者 程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