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书记工作室”理民情纾民困
——九龙坡区政协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聚焦“急难愁盼”书写为民答卷
助推20多年的老旧小区改造焕新公共运动空间;协商化解碧景园小区外人行道常年乱停车难题;推动科技学院家属区已损坏的健身器材拆换……4月14日,“凝心聚力巴渝行”采访团走进九龙坡区,实地感受该区政协发动各方力量,助力民生实事落地落实的生动实践。其中,九龙坡区政协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与西郊二村社区结对共建“老书记工作室”,聚焦群众身边难事,用一个个实际行动讲述了他们理民情解民忧纾民困的故事。
“老书记工作室”自2021年成立以来,采取“群众点单、社区下单、工作室接单”的模式,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民生改善作为重要着力点,助力解决民生领域堵点难点问题。
“我们老小区变化太大了,拆除了私人搭建,加装了新的健身器材,下楼就能锻炼身体。”采访当天,杨家坪街道西郊二村桃源小区居民王朝伦满心欢喜地向记者介绍。
原来,修建于1997年的桃源小区由于建造时间较早,没有专门规划休闲健身区域,再加上小区公共区域长期被私人搭建占用,公共运动空间十分缺乏。
在得知居民诉求后,九龙坡区政协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西郊二村“老书记工作室”负责人孙梦牵线搭桥,召集政协委员、社区网格员及居民代表等,在桃源小区进行了一场“家门口”议事。
经过对小区的实地考察,孙梦发现几栋居民楼之间有一块空地,“这个地方这么平坦,荒着太可惜了,完全可以利用起来,加装一些健身器材供周边居民使用。”
经过协商讨论,大家一致决定将小区内这块近200平方米的闲置空地升级改造成居民的休闲健身场所。在多方共同努力下,短短半个月内,健身器材就安装到位。王朝伦告诉记者:“现在这块公共休闲区域已成了小区居民的‘聚集地’,老人们锻炼身体,孩子们玩耍嬉戏,幸福感提升不少。”
看到居民的烦心事得到有效解决,孙梦倍感欣慰。“为了更好倾听民意、解决民忧,我们还依托‘渝事好商量·九龙政协来帮忙’协商平台,在社区定期召开‘老政协委员来帮忙’‘民呼我为’群众座谈会,面对面听取居民代表意见诉求、收集社情民意。”孙梦说,“老书记工作室”成立以来,已联动九龙坡区信访办、区城管局、区体育局等部门帮助解决小区健身器材撤换、路灯安装、邻里矛盾等问题30余个,并围绕城市更新、交通出行、物业管理等积极出谋划策,18条意见均获相关单位采纳。
除了从小处着眼服务民生,“老书记工作室”也聚焦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建言献策近30条,组织撰写《寻找新的发展路径,再创九龙坡区工业辉煌》等专题调研报告,得到九龙坡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和采纳。孙梦表示,“老书记工作室”将持续关注民生需求,把居民的“小事”办好、“实事”落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记者 程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