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5年05月20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视野 追求读书的三境界 石刻千年 做一回救护陪练员 图片 青松的见证 五月的诗集 麦田边的守望

版面翻页
视野
04

做一回救护陪练员

□ 作者 王阿丽

前段时间,女儿报名参加了市红十字会组织的救护知识培训,没想到这场学习成了我们全家的特别体验。从旁观者到参与者,我们不仅见证了女儿的成长,更在欢声笑语中收获了宝贵的急救技能。

那是一天晚饭后,女儿兴致勃勃地给我们播放了一段胸部受伤包扎的教学视频。画面中专业的操作让她跃跃欲试:“妈妈,你来当我的伤员吧!”看着她从急救包里取出三角巾时认真的模样,我欣然配合。她抖开三角巾,将其成燕尾式对折后形成一定的夹角,再将两个燕尾角绕过肩到背后,燕尾底边正好覆盖到我的腰部。女儿动作虽然生疏却格外专注。我拽了拽三角巾,忍不住提醒:“好像有点松呢。”“力度确实不够,我们再来一次!”女儿毫不气馁。

这时,婆婆不知从哪里找来一块布料,笑着说:“我来按尺寸剪好,咱们多练几次。”先生也加入了学习队伍,跟在女儿身后有模有样地模仿着。看着这场景,我打趣道:“咱们小鱼儿还没出师,就先带起徒弟啦!”女儿俏皮地回应:“这叫教学相长嘛!”

客厅很快变成了热闹的急救课堂。在接下来的三个多小时里,我们全家人轮番上阵,时而扮演救护员,时而充当伤员。绷带环形包扎、手臂悬吊法……每一个动作我们都对照教学视频反复练习。女儿的手掌被绷带勒得发红,却依然坚持一定要把这些技能练熟!看着她认真的样子,我心疼地轻抚她的手:“这么努力,一定能考到救护证的!”全家人不约而同地围成一圈,八个拳头聚成一个爱心形状,温暖的灯光下,我们的笑声格外明亮。

第二天中午,女儿一进门就迫不及待地分享起新学的心肺复苏知识。当她说到“30次按压配合2次人工呼吸”时,我和先生会心一笑——原来我们电力行业培训的急救知识在这里派上了用场。“要先清除口腔异物,保证气道畅通。”我补充道。女儿惊喜地睁大眼睛:“妈妈你也懂这个?”先生也接过话茬:“我们单位每年都有急救培训呢。”

婆婆听得入神,突然搬来女儿小时候的绒布娃娃:“这个能当练习道具吗?”于是,客厅又变成了急救训练场。先生负责掐表计时,女儿跪在地上认真地进行胸外按压,婆婆则在一旁数数。几个循环下来,女儿累得额头冒汗,却依然坚持完成整套动作。“看来以后要加强锻炼了。”她喘着气说,但眼神中闪烁着成就感。

一周后,当女儿捧着崭新的红十字救护员证回到家时,全家人都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先生细心地提醒,这些技能要经常练习才不会生疏。“那当然需要你们继续当我的‘伤员’啦!”女儿笑着说。“随时待命!”我们异口同声的回答,让整个屋子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声。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