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5年07月08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健康 全程科学管理  打破痛风误区 面对湿疹,如何科学应对? 警惕脊柱健康危机 夏日“冰雪热” 娃儿摔伤怕留疤?这样做恢复得更好

版面翻页
健康
04

警惕脊柱健康危机

【专家简介】莫世祥 重庆市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心副主任中医师

脊柱,堪称人体的“智能大厦”,26块椎骨构成精密的力学结构,内含脊髓这条“信息高速公路”。脊柱在人体中起到至关重要的纽带作用,它是运转人体一切生理活动的核心部件,是构架人体四肢百骸的基础轴心。

“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看似毫无关联的病症,背后却可能隐藏着同一个‘元凶’——脊柱健康危机。”近日,重庆市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心副主任中医师莫世祥同记者分享了他接触的案例:32岁的李女士因工作需要,每天伏案超10小时,最近她频繁出现心悸、头晕的症状。通过心脏检查并未发现异常,然而脊柱检查却发现,脊柱曲度变化、局部压痛、小关节紊乱,考虑脊源性病因。

“在专业医学领域,这种源自脊柱或脊柱结构组织的疼痛,被称为脊柱源性疼痛。”莫世祥介绍,当脊柱区周围软组织受损伤或发生退行性改变,会造成脊柱失稳,在一定诱因作用下,会出现椎间关节移位、脊柱变形、椎间盘改变、韧带钙化或骨质增生等情况。这些变化会直接或间接刺激、压迫脊神经根、椎动(静)脉、脊髓,以及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等而产生疼痛。

脊柱源性疼痛并不少见,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约80%的成年人正在经历脊柱相关疾病;在我国,颈椎病患者已突破2亿人,腰椎间盘突出发病率达15.2%。

脊柱源性疼痛有三大高危群体:

低头族:颈椎病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20至35岁患者占比已提升至37%。

重劳力者:建筑工人等群体,腰椎退变比常人早10至15年。

青少年:脊柱侧弯已成为青少年的第三大健康杀手,发病率达2%至4%。

当脊柱功能失常时,不仅可引起肢体疼痛、麻木或运动障碍,还可能引发呼吸、消化、循环、神经、内分泌、五官等方面的病症。当身体发出以下信号时,可能是脊柱在向你呼救:

颈椎危机:转头时出现弹响、视物模糊、心慌胸闷(这种情况易误诊为心脏病)。

胸椎警报:背部疼痛、呼吸不畅、胃肠功能紊乱。

腰椎求救:坐骨神经痛、间歇性跛行、足部肌力下降。

在莫世祥看来,预防脊柱源性疼痛比治疗更为重要。保持良好的体态、科学的运动、规律的生活、合理的饮食、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保护脊柱、预防脊柱源性疼痛的基础。他建议,办公族要牢记“三个直角”,即肘、膝、髋关节保持90度;睡眠时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侧卧时枕头高度等于单侧肩宽,仰卧时颈部要有支撑;避免“葛优瘫”“二郎腿”等不良姿势。同时也要坚持科学运动,日常可每静坐1小时起身活动3到5分钟;搬重物时注意保持脊柱中立,采用下蹲姿势,起身要慢。而当BMI指数超过24时,腰椎负荷会增加30%,所以控制体重也十分重要。

莫世祥表示,除了日常预防,脊柱源性疼痛通过针灸、小针刀、正骨推拿、牵引、物理治疗等保守治疗方式,80%患者可以缓解疼痛。当保守治疗无效或根据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后适合的情况下,也可在医生详细诊断后进行手术治疗。 (记者 程卓)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