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5年08月26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视野 《向北方》里的初心印记 山那边 路那头 处暑茶事 白杨:戏里戏外皆家国

版面翻页
视野
04

处暑茶事

□ 作者 叶正尹

处暑,是夏的最后一个回眸。此时暑气将尽未尽,热浪里已掺进几丝凉意,宛如一位谢幕的舞者,在转身时轻轻抖落的纱衣。记得去年此时,我在山中偶遇一场处暑雨,那雨滴打在老茶树上发出的声响,至今仍在耳畔。我总爱在这个时节,煮一壶老茶,看热气在渐凉的空气中画出消散的轨迹。

晨光初现时,天边泛起蟹壳青,光线不再如盛夏般刺目,变得含蓄而温柔。院中那株老茶树,叶子边缘开始泛黄,却依然精神抖擞地挺立着,仿佛在坚守着某种誓言。我取出珍藏的老茶,那茶饼乌润紧实,散发着岁月沉淀后的木质香。用茶针轻轻撬开时,能听见细微的“咔嚓”声,似时光的叹息。

煮水用的是旧铜壶,松枝在灶膛里燃烧,发出轻微的噼啪声,散发着淡淡的松香。壶身已生出斑驳的铜绿,水将沸时,壶底先泛起细小的气泡,继而连成串,最后在水面炸开成朵朵白花。那些气泡从隐没到涌现,由静默至喧哗,复归平静,恰似某种生命的律动。

处暑饮茶,讲究的是温与润。温,是茶汤的温度,也是待人的态度;润,是茶水的醇厚,也是处世的智慧。陆羽《茶经》有言:“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此刻一壶陈年老茶最是相宜,那深红的茶汤,宛如落日余晖,带着历经沧桑后的从容。茶汤入口,舌尖先触及温热,继而微微的涩感在口腔扩散,似新摘柿子的生涩,又带着青橄榄的清苦。这涩意渐渐化开,在舌根处酿出绵长的甘,那甘甜不似蜜糖直白,倒像是山泉浸润过青苔后,带着矿物味的回甘。

这沉淀的智慧,在茶道中早有印证。看那茶汤在杯中流转,时而聚拢,时而散开,犹如人生际遇,有聚合必有离散。

茶过三巡,日影已悄然爬上东墙。院墙上的爬山虎开始泛红,像被秋意浸染的颜色,又像是一幅渐渐褪色的水彩画。我捧着温热的茶杯,看茶叶在壶中舒展又沉落。这沉浮之间,藏着多少说不尽的故事。

日影西斜时分,穿堂风捎来早秋的问候。茶香与书香交织,在空气中画出看不见的纹路。此时读书,心特别静,字句皆透着茶汤浸润的温润。偶有黄叶飘落,在茶汤里投下转瞬即逝的阴影。

暮色初临,灯火次第亮起。邀三两知己共饮,一位老友说起年轻时在茶山打工的往事,年轻同伴则分享初次品茶的趣事。茶席间,这些平常话语,因着茶香而显得格外珍贵。我们说起夏天的往事,那些炽热的、冲动的、鲜活的日子,如今都化作了杯中的一抹余温。处暑的茶,越喝越淡,情谊却越陈越香。

老茶客常说:“处暑喝老茶,心安即是家。”这沉淀的醇厚,恰似人生历练后的通达。处暑,意为暑气至此而止,正如这茶事,是与时光的和解,是对过往的珍藏。在这夏秋交替的时节,我们以茶为镜,照见自己的容颜,也照见岁月的痕迹。从晨光熹微到暮色苍茫,一壶老茶陪伴着我们,将夏天的热烈慢慢转化为秋天的沉静。

录入:沈思明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