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题深化国企改革“后半篇文章”
——市政协开展“我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与资产盘活情况”集中视察监督小记
“建议提升企业科学管理水平,丰富资本运作、用好市值管理‘工具箱’,建立科学的市值管理体系。”近日,在市政协开展“我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与资产盘活情况”集中视察监督中,市政协委员,重庆证监局党委书记、局长邹新京围绕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建言,引发共鸣。
如何助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攻坚与资产盘活?当天,视察组一行走进市国资委“国资智管驾驶舱”,详细了解数字化、智能化赋能国资监管成效,深入重庆三峰环境集团了解企业改革进展及运营情况,为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把脉问诊、建言献策。
调研结束后,视察组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了市国资委和市财政局关于“我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情况”“我市深化资产盘活情况”通报。委员们了解到,当前,全市正推动国资国企加快系统重塑、迈上高质量发展新跑道,全市国有经济运行呈现向上向好的发展势头。“虽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仍需进一步发力深化国企改革的‘后半篇文章’。”委员们随后围绕资产盘活模式创新、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等提出一系列建议。
市政协委员,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重庆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李国炉提出,银行、企业、政府三方应协同创新,通过产品创新、政策优化、平台搭建等方式提升资产盘活效率。
“我们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实施员工持股和成果转化奖励,让科研人员真正成为企业主人。”市政协委员、重庆吉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健安建议,推广“科改示范行动”经验、建立“产学研用”联合研讨机制、推行“揭榜挂帅”、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贷款,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完善人才评价机制等。
市政协委员、重庆机电控股(集团)公司专职外部董事蒋鹏认为,治理协同短板和数字治理能力不足是当前主要挑战,建议通过深化权责机制、强化数字治理、构建价值导向的治理体系等方式提升治理效能。
座谈交流中,委员们还表示,国企改革是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头戏”,资产盘活是提升资源效率的“关键棋”,将持续深入调研,围绕破解改革难题、优化政策环境积极建言,共同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贡献更多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