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5年09月09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视野 抗战烽火里的中流砥柱 三代同心铸军魂 图片 绛穗摇风醉秋田 刘雪庵:以乐为旗 奏响家国长歌

版面翻页
视野
04

绛穗摇风醉秋田

□ 作者 汪万英

巴山蜀水的褶皱里,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黎场乡秀才村的四千亩红缨子高粱熟了。沉甸甸的穗子垂成绛色海洋,秋风掠过,穗浪簌簌,如大地均匀的呼吸。这铺天盖地的红,浓烈得似要灼透云层,恍若千万支火把在丘陵间跃动,将《诗经》里“彼黍离离,彼稷之穗”的古老吟哦,与今秋的丰收长卷叠印成辉。

田野间,收割机的轰鸣与镰刀的“沙沙”声应和成曲。村民崔学兰的指尖沾着深赭色高粱汁,弯腰拾捡机收遗漏的穗子:“机器收过的地,也得颗粒归仓。”汗水顺着皱纹蜿蜒,恰似“汗滴禾下土”的千年图景在眼前鲜活。不远处,秀才村党支部书记梁兴全踩着新修的水泥产业路走来,指尖捻起一穗高粱掂量:“订单早签好了,泸州酒厂正等着这批‘红缨子’呢。”阳光穿透绛红穗粒,在他掌心跃动细碎光斑。

当我立于丘顶眺望这赤色汪洋,胸中热浪翻涌。前年寒冬那些顶风冒雨的调研、灯下疾书的建言,此刻尽化作铺天盖地的红。这红是燎原的火——烧尽了“谷贱伤农”的旧忧,照亮了订单农业的金光大道。晒场上,满载高粱的货车鸣笛启程,农人们笑着挥手相送。红穗子未离枝头已有归宿的承诺,让每道田垄都流淌着笃定的喜悦。

晒场渐次铺展赤色云锦。老农王德山捧起高粱,籽粒从指缝簌簌滑落:“收成好不怕麻雀多!”话音未落,成群麻雀如褐云掠下,在绛红“地毯”上欢快啄食。众人含笑观望,无人驱赶——这千年“禾黍饲饥禽”的慈悲,因仓廪殷实多了份从容。恰似范成大笔下“笑歌声里轻雷动”的丰年,虽无连枷彻夜,却有闲看雀啄的悠然。

产业路尽头,村会计室的台账上,数字正跳动着蜕变:土地流转金汇流成河,务工工资点亮百家灯火,集体经济收入首破百万。梁支书抚过墙上新添的锦旗笑道:“以前卖粮赶大集,如今高粱未收,酒厂定金先到账。”水泥路那头,农家小楼瓷砖墙映着高粱红,孩童背着新书包跑过晒场,惊起雀群扑棱棱飞向赤浪深处。

暮色漫染山野时,酒坊蒸腾的雾气裹着醇香飘向田垄。马武镇酿酒甑前,老师傅舀起新酒赞叹:“红缨子酿的酒格外醇厚,籽粒里的‘单宁’可是功臣!”订单农业的金线串起散落的珍珠:沿溪镇高粱直供茅台酒厂,本地千亩基地接入泸州芊茂数字化管理。晒场边玩耍的孩童突然齐唱新童谣:“红穗穗,金豆豆,酿成美酒香九州”——稚嫩歌声里,产业振兴的种子正深植沃土。

俯身触摸沉实的穗粒,千年农耕文明的脉搏在掌心震动。《诗经·七月》的“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随风而来,而今的“纳禾稼”不再是生存的挣扎,而是发展的凯歌。订单锁定身价,集体壮大腰包,连麻雀啄食都成了丰年的注脚。那些提案纸上的愿景、田垄间的汗水,终被秋风酿成漫山赤霞。

高粱终将归仓,但土地永远铭记这个秋天。来年油菜花开时,金浪依旧会淹没山野,而红穗的烈焰已在人心扎根。这抹从《诗经》里绵延至今的赤色,是大地给勤勉者的勋章,更是赤潮与稷风的和鸣——万千穗粒举起的火把,照亮石柱丘壑间的稻粱之谋,点燃乡土中国最炽热的希望。

录入:沈思明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