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做好凝聚服务群众工作 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社会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幸福安康。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抓好凝聚服务群众工作,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政协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指示,围绕社会工作领域重点难点问题,坚持系统观念、改革思维,把凝聚服务群众工作作为做好“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的一项重要工作,以实干担当之责推动社会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走。
一是切实强化政治担当。在新时代背景下推进社会工作,必须把加强党的领导融入社会治理各方面、全过程,充分发挥党在社会工作中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切实提升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将党的领导优势有效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构建“原著精学+案例研学+实践促学”体系,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领悟蕴含其中的根本原则、价值取向、发展方向、重点任务和基础保障等关键要点,重点领悟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任务要求,保持社会稳定、涵养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发展。
二是保持真挚朴素情感。做好新时代社会工作,要始终坚守人民立场、恪守为民职责,对人民群众常怀热爱之心、敬畏之心、包容之心。深入研究、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社会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既要听得到田间地头的“大实话”,也要看得懂网络空间的“新诉求”,更要解得开群众心里的“愁疙瘩”。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要始终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心之所向”就是政协组织“行之所往”,努力把群众得实惠的事用心办实、用力办妥,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不搞花架子式的形式主义,不搞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
三是紧紧聚焦重中之重。随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转型,价值取向多元交织、利益诉求分层显现,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等不断涌现,为社会治理工作带来了全新挑战。必须牢固树立统筹发展与安全的战略思维,充分发挥人民政协“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作用,引导广大政协委员立足本职岗位,将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融入产业发展、社会服务、基层治理等各领域各环节,推动党的组织体系向新兴领域全面覆盖、有效延伸。充分发挥政协委员资源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以新就业群体和困难群体需求为导向,推动委员企业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通过设立“爱心驿站”“职工之家”等服务站点,为新就业群体提供贴心服务;组织委员开展扶弱济困公益活动,切实解决困难群体“急难愁盼”。注重发挥政协委员专业特长与实践经验,深入开展新兴领域风险隐患排查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及时掌握新兴群体思想动态与利益诉求,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贡献政协智慧与力量。
四是畅通群众反映渠道。新时代社会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四下基层”的优良传统与“服务为民”的实践要求深度融合。常态化开展“渝事好商量”“委员工作室”等特色载体活动,系统推进“学习强根基、调研察实情、服务解民忧”履职实践,以“提案办理解难事”的精准度、“难事好商量·委员来帮忙”的温暖度,努力在良性社会互动中消解彼此的认知分歧和价值冲突,共同寻找最大公约数、画好最大同心圆,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不断汇聚起“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作者系南川区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