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家“吃新”
赏天然美景,品民间美食,是旅游的两大核心体验。而稻谷飘香时到江津蔡家镇“吃新”尝鲜,更是一场承载千年农耕文化的民俗之旅。
蔡家镇位于江津南部,以生态农业闻名,加之多样的地形梯度,孕育出水稻、茶叶、黄豆、竹笋等优质富硒农产品。“吃新”大餐中,富硒新米自然是主角。值此金秋稻熟之际,蔡家一年一度的“吃新”文化旅游节拉开帷幕,以“吃新品鲜,感恩惜福”为主题的活动令人心驰神往。
“吃新”又称尝新,是稻谷成熟、农户收割后举行的祈福仪式。用檑子磨糙米、碓窝舂白米,再备上新豆花、土鸡、土鸭、鲜笋等,一家人先敬天地(感恩风调雨顺)、敬祖先(缅怀先人)、敬尊长,而后按长幼顺序依次“尝新”,方算开席。这一习俗不仅分享丰收喜悦,更蕴含敬畏自然、尊崇传统、勤俭持家的深意,寄寓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吃新”集聚地主要在茅湾村、凤仪村、清溪沟村及中咀特色餐饮街。7道特色“吃新”菜必尝:火烧海椒新豆花、青椒老腊肉、干豇豆烧土猪肉、仔姜炒土鸭、排骨冬瓜汤、炒时鲜蔬菜、老南瓜绿豆汤,件件带着乡土鲜气。其中,火烧海椒新豆花最负盛名——新收黄豆用传统“胆巴”、山泉水点制,青辣椒柴火烤香后石钵捣泥,与嫩滑豆花相佐,难怪民间流传“满口留香新米饭,火烧海椒新豆花”。游客还可购买腊肉、土鸡等农货,体验稻田摸鱼、割谷打米等农趣。
不止“吃新”,蔡家美食文化深厚:百年传承的“八大碗”、手工麦酱、芝麻丸子等小吃作坊,每道工序都凝结着智慧。如芝麻丸子,必选猪前夹肉剁泥,配冰糖、核桃、花生、芝麻制馅,以糯米皮包裹蒸制;手工麦酱需麦粒蒸熟后用黄荆覆盖发酵半月,晒干磨粉,再经伏天日晒30天方成。一招一式皆是老辈手艺,更是中华饮食文化的活态传承。如今,江习高速通车,蔡家拥有三个下道口及一个服务区,更是迎来发展新机遇。
金秋到蔡家“吃新”吧!那硒香浓郁的乡土味,是刻在记忆里的童年,更是永远温暖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