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5年10月14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区县 挖掘区域发展活力  推动城市更新提质 绘就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新图景 图片新闻 汇聚政协智慧  破解“融合”密码 发界别之声 增履职之效 助合川东站建设按下“加速键” 社情民意信息“金点子” 助解园区“出行难”

版面翻页
区县
02

汇聚政协智慧 破解“融合”密码

巴南区政协专题协商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 本报记者 程卓

“截至2024年底,全区认定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47个,累计培育科技型企业6086家,建成智能工厂14个、数字化车间52个”……近日,巴南区政协召开常委会会议,围绕“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现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开展专题协商。会上,有关部门通报的一组组亮眼数据,正是巴南区锚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坚定探索。

近年来,巴南区紧扣“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这一主线,立足区域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系统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新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布局以及创新平台建设,初步形成“双向赋能、双轮驱动、双核支撑”的发展格局,但仍面临诸多短板与挑战:如传统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覆盖率低,转型意愿不强;生物医药、新型显示等产业集群规模效应不明显;高能级创新平台较稀缺,产学研协同机制不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高等。

为让建言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会前,巴南区政协组织4个课题组前往重庆大江国立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重庆平山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一线视察,分别围绕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培育企业创新主体、提质现代制造产业体系、营造科技创新生态圈等,实地了解企业在创新发展中的实践与需求。

协商会上,各课题组结合实际进行献策。该区政协联络委聚焦科创平台能级提升,提出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以提高现代制造业产业能级,加快对拟创建平台的推动工作,建议相关部门提质提速建设纳米医学与核酸药物创新研究中心,推动重庆理工大学争创“纳米时栅精密位移测量”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尽快实现全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零”突破。民盟巴南区委会着眼产业集群发展,建议壮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重点聚焦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引进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的领军企业与高成长性企业,填补产业链缺失环节,完善产业链条,打造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培育企业创新主体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内外兼修”。民革巴南区委会认为,目前巴南区创新主体培育仍存在对内企业活力不足、对外专业人才短缺、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还需在“内外兼修”上狠下功夫。建议深化校企合作,打通人才供给链;高校课程与企业需求对接,完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设立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航空航天装备等交叉学科,增设实践学分制,实行“订单式培养”,培养“T型人才”。

“建议进一步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尤其是注重科技孵化园的小型科研成果用于中小企业的对接力度,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服务力度,提高企业招商引资和政策享受标准”……魏红、勾昆、沈波、何雪锋等委员也围绕主题积极建言。

该区经济信息委、区科技局等部门负责人现场通报了相关工作情况,并表示将进一步吸纳委员建议,转化为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举措。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不仅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举措,更是巴南区打造具有辨识度的现代制造业集群、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巴南区政协主席何永革表示,区政协将持续围绕平台建设、企业培育、政策配套、人才引育、成果运用等重要环节,深入调研,提出更多具有针对性、操作性的意见建议,为巴南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作出更多政协贡献。

录入:沈思明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