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年检”攻略
【专家简介】王喜春 重庆市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心血管内科专业主任医师、重庆市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
体检能帮助我们发现身体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下一步检查和诊断,疾病早发现、早诊断对疾病的治疗至关重要。如何挑选体检项目?体检前要注意些什么?体检报告怎么看?近日,记者就相关话题,采访了重庆市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心血管内科专业主任医师、重庆市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王喜春。
体检项目怎么选
体检项目应是基于受检者的个人基本信息、家族病史、既往疾病和健康状况,以及常见慢性病(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等)的风险评估结果而制定的个体化的项目组合,王喜春建议采用“1+X”的选择原则。
“1”指的基本体检项目(必选项目):基本项目检查结果可反映受检者基本健康情况,主要包含健康体检自测问卷、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4大类。体格检查分为一般检查和物理检查。其中,一般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脉搏等;物理检查包括内科、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妇科等。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尿、粪便常规检查及肝肾功能、血脂四项、血糖、血尿酸、甲状腺功能等检查。辅助检查则包括心电图、放射检查和超声检查三部分。
“X”指的是专项体检项目(备选项目):专项体检项目是个体化深度体检项目。主要针对不同年龄、性别及常见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风险个体开展的筛查项目。
“市民在挑选体检项目时,可以按照年龄段选择套餐,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搭配,建议与医生共同制定。”王喜春表示,现在很多医院会推出体检套餐,市民在线上体检预约时可以根据年龄、性别、价格以及个人倾向进行选择。
体检要注意什么
王喜春提醒:体检前三天要保持正常饮食;检查前晚宜清淡饮食,不宜吃高脂及油炸食物,不宜食用血制品及含铁过多的食物如鸡血、猪血、海带、菠菜等;保证充足睡眠,不要饮酒,避免剧烈运动。
体检当天要携带身份证,不要携带贵重物品,以防丢失或影响检查;穿着轻便衣物,不要有金属饰品及漆类染料;女士不要穿连衣裙、连裤袜;不要敷贴膏药等。
体检当天禁食早餐,空腹检测项目如抽血、腹部彩超、内脏脂肪测定、上腹部CT、碳十四尿素呼气试验等完毕方可进食。备孕的男士、女士务必预先告知医务人员,禁止做放射检查如胸片、乳腺钼靶、X线骨密度、CT、PET-CT、碳十四尿素呼气试验等项目。
胃镜检查者于检查前一天晚餐后禁食,肠镜检查者请务必按照肠镜检查的注意事项做好洗肠准备。高血压、心脏病、哮喘等慢性病需长期服用药物者,请正常使用白开水服药。糖尿病患者空腹检测项目前禁服药物,可携带备用。其他长期服用药物者请随身携带药物备用。高龄、行动不便或有心脑血管、哮喘等疾病的老人,务必要有家属或相关人员陪同体检,避免发生意外。
体检报告怎么看
体检报告上密密麻麻的数字、箭头,还有一些看起来很严重的疾病提示,真的需要警惕吗?“有些指标无需过度焦虑,属于生理性变化或良性病变。”王喜春介绍,如:
1.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即正常心律,窦性心律不齐本质是正常心律的轻微波动,多为青年人由情绪紧张、疲劳等引起,非心脏病。
2.单纯胆红素轻度升高(转氨酶正常):仅胆红素轻度偏高而肝功能其他指标正常,多为先天代谢差异,非肝病信号。
3.宫颈糜烂(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实为生理现象,与癌变无关,无需特殊处理。
4.单纯的尿潜血(±)、尿白细胞(±),并不提示异常。
5.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镜常见描述,仅提示胃黏膜轻微变化,无症状者无需用药。
6.微小良性病变:肺结节小于5毫米,恶性概率极低,定期复查即可;肝/肾囊肿小于5厘米,无压迫症状时观察即可;乳腺增生则与激素波动相关,非癌前病变。
7.肿瘤标志物轻度升高:肿瘤标志物有很多种,不超过2倍的轻度升高,尤其是其中一种轻度升高并非一定提示肿瘤,很多非肿瘤因素如炎症也可引起,若无其他肿瘤证据,复查或观察即可。
8.高密度脂蛋白(HDL)(俗称“好胆固醇”)偏高引起的总胆固醇升高,也会提示高胆固醇血症,但是“好胆固醇”升高可保护心血管,降低动脉硬化风险,而不是提示心血管病风险。
以下异常指标需注意
主检报告重点提示的异常指标:主检报告是医生对体检结果进行医学评判后对所谓异常指标提出的解释和建议,体检重要异常结果一般在主检报告都会提示。所有主检报告建议立即就医、及时就医、就医或短期复查的都应该足够重视并遵嘱执行。
具体如:3级高血压,尤其伴头晕/头痛,需立即处理并就诊;肿瘤标志物显著异常如CEA、AFP等超过正常值2倍以上,建议2周复查后处理;尿蛋白3+及以上,可能提示糖尿病、肾病、肾炎等,需肾内科进一步检查;肝酶(ALT/AST)升高超3倍伴乏力、黄疸时,需警惕肝炎或药物性肝损伤。 (记者 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