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飘香
刺猬穿着毛外套,脱下外套穿红袍。
除去红袍是绒衣,不穿绒衣白宝宝。
白露刚过,市场上又有新鲜板栗。回到乡下只见大兄长屋前的一树树板栗都已落下了些许栗蓬。
记忆里,老家的山山岭岭到处都生长着野生板栗,锥栗。小时候星期天,和队里的朋友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牵着牛羊到那些山上,春天望见栗树发芽,就盼望着栗板树早早开花。春末夏补,一棵棵栗树又绽开了绒状花儿,满树挂着一串一串的白色栗花,就像银条用线连着。盼啊盼啊,盼到了硕果累累的秋天,父老乡亲们开始掰苞谷、挞谷子啦。此刻山山岭岭,一树树栗蓬也由青翠色变成褐黑色,裂着缝儿,栗仁从缝隙里露出来,秋风一吹,就点点头哈哈笑,然后脱离栗蓬落到地皮上、草丛里。山雀、貂耳就跟我们抢板栗,有时还不等栗篷张口,好吃的我们就活生生地折下栗板毬毬,一不留神栗蓬上的毛刺就扎在手上,虽然恶痒恶痒的痛,但仍旧用石头砸开毛毬,小心翼翼地取出栗子,放入嘴里用牙一咬“嘣”的一声,还未完全成熟的外壳破了,吐出来去掉栗荴、栗壳,就生拉活扯地吃了。那个栗香,清清的、纯纯的,满口生香。只顾好吃忘了捡干柴,空手回家,总被母亲责问:照(放)牛弄柴两不误,怎么又空手呢?以后别忘了,空手出门,抢柴(财)归家。我们就编着各种理由说牛会跑、羊更跑得快顾不过来。其实母亲知道我们骗她。不过,在说谎时,内心还是有些惭愧。父母上坡下地都干重体力活,自己力所能及帮助也是理当如此。没能帮上忙怎么不内疚?长大外出工作后,很少有这种感觉了,母亲也辞世十余年了,而那种母子情总是挥之不去。
回到眼前,兄长将打下的栗蓬堆在空屋里,看到我回去看望父亲,他就用脚将栗蓬与栗子剥离出来,一颗颗新鲜的棕色板栗的籽粒是那样的饱满,颜色是那样的油亮,回城时让我带上。我也没有推诿,竟自带回。同事说你莫小看这板栗哟,它一身都是宝。
春华秋实,板栗飘香。栗树虽不牢实,当着柴烧也不大亮火,要是没有其它木柴帮助,它不仅不亮明火,而且还会自动熄灭。但栗花、栗子(仁)、栗荴皆非常有用。
高高树,真可怕。小小刺猬枝头挂。栗花一条一条的,长有六七寸。自然离开树枝的栗花掉落地上,捡拾回家存放着。临近傍晚,每当蚊子飞扑蜇人时,母亲就点燃已干的栗花,蚊虫闻到它,就从屋里飞到屋外,然后关门闭户天黑进屋,我们就不会被蚊虫叮咬。母亲在世时经常用之驱蚊,替我们全家人解除了烦恼。
栗蓬又称栗苞、栗毬,圆滚滚的周身是毛刺,确实给人不好的印象,但它还是一种清热解毒、止咳化痰之药。
栗米就不用说了,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誉,健脾养胃、止血消肿、强筋壮骨,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等多种营养成分。
栗荴是介于栗子与栗壳之间的一层软皮胎衣,我们平常却将其弃之不用,其实这也是一种中药,具有散热下气、养颜之功效。
远看青山树林,近看密针成林。有的三四兄弟,有的独自一人。掷柱,外同拱棘;散床,内结冰霜。活到老,学到老,识到老,心地圣洁的人就像这内结冰霜的栗仁,受人尊敬,令人钦佩,对人有益。山寨板栗全身是宝,你能说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