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提速”到“提质”看春运之变
一年一度的春运已经拉开帷幕。据预测,今年春运预计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9.8亿人次。由于今年春节较晚,节后探亲、旅游、学生、务工客流叠加,将出现较高的客流高峰,预计最高峰日客运量将超过1亿人次。(据新华网)
时光飞逝,又是一年春节将至时。在春节到来之前,春运总是绕不开的话题,因为“回家”美好愿望成为了大家最迫切的需要。对于被称为“人类最大规模的周期性迁徙”的春运,每个人对“买票—归途—团聚”都会有深切感受,每个人都能从每年春运的细微变化中找到中国发展巨变的清晰印记。
一是交通工具的选择变多了。连接上学、上班或生活和故乡两点之间的物理距离并未缩短,然而随着高速公路、铁路的不断完善,春运回家的路程变得更近,而选择乘坐的交通工具更多了。从天上走的飞机到陆地上疾跑的火车、汽车,从互联网约车到亲友老乡拼车自驾,回家交通工具方式的多样性,让每个人的春节回家路更加灵活、从容。
二是铁路运输的速度加快了。在各种交通工具中,变化最大的要数铁路了,特别是被外国人赞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的高铁。高铁的鲜明特点就是速度快、舒适度高,返乡更加便捷,花费时间更短了。据悉,今年春运铁路将在多条线路逐步增加开行“复兴号”,辐射13个省市的53个地级市,高铁渐成春运主力军。
三是春运服务的质量提高了。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春运服务的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从网络订票到外卖订餐,从高铁顺手寄到网约顺风车,从自主选座到在线支付、刷脸进站,从“走得了”到“走得好”……曾经让人畏惧的春运出行变成了惬意的旅行,旅客体验变得更好。
从“提速”到“提质”,春运每年都在发生变化,但不变的是珍惜亲情、渴望团聚的回家温暖主题。寒冬岁末,即使是雨雪纷飞、长路漫漫,也难挡大家回家过年的脚步。再远的距离、再艰难的跋涉,回家团聚是春节的真谛,也是中国人不变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