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8年07月10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副刊
版面翻页
副刊
03

童年的槐花

□ 作者 刘芳

向晚,我沿着诸葛寨森林公园的小路散步,路旁那些叶子鲜亮碧油,莹翠似玉的槐树,一串串白色花瓣,像少女垂髫发辫上点缀的细碎小花,挨挨挤挤、繁盛而热闹。而婆娑老树虬黑的枝桠竟呈现出耀眼而蓬勃的生命力,让人不禁心生敬意。那沁人的香气,如丝如缕,团团萦绕,一触即化于心,但近鼻息又融于无形。旁逸斜出的虬枝,拱手将花串送至行人的头顶,让人探手可及,此情此景将我引回那乡村五月的童年。

父亲在一个小山村教书,母亲辞掉民办教师的工作,侍弄几亩薄地,常常累得两头弓,看着心疼,那时我八、九岁,成了她的帮手。每天放学后潦草地做完作业,就去帮母亲干活。我那时候人小心强,是干活的好手,砍柴喂鸡扯猪草样样在行,手脚也麻利。最喜欢是槐花盛开的五月,房前屋后沟沟坎坎到处都是槐树,槐花漫山遍野,竞相开放,小小的村落便置身花海,蜂蝶点点,追逐嬉闹,林鸟鸣唱,孩提欢笑。小伙伴们或背着背篼,或扛着竹竿儿,或腰间捆根葛藤,或斜挎着一柄弯刀,各自去占领某棵槐树,跟猴儿似的,最先爬到树顶端的便是冠军。不会爬树的孩子只有眼巴巴在树下仰望的份,树上的人找好一处稳当的枝桠坐定,随手捋一把近旁的槐花喂进嘴里,以快朵颐,一边用竹竿瞅准繁密的槐花,轻轻一夹,嫩枝脆声落地,正巧落在树下孩子的头顶,霎时像得了顶遮阴的帽子,乐呵呵直笑。树上的人不停地采摘着槐花,树下的人不停地将槐花连同树叶摘下来放进背篼,树上树下配合默契。待几个背篼里都装满的时候,孩子们也已然满嘴生香,胃饱肚圆。当炊烟升起,蚂蚁搬着夕阳回家的时辰,我们也满载花香晃晃悠悠走上回家的路。

槐花,有许多的功效与作用,那些全开的花朵,待香气散尽,就拿去熏陶猪圈里面的猪仔;那些欲开还闭的花朵儿,放在清水里淘洗一下,放进蒸笼,中火清蒸三五分钟,在竹筛上摊开晾干,再在阳光下翻几个滚儿,便可食用了。这花食因是半合,香气也被裹住,沁香经久不散,可以存放许久。妈妈像勤劳蜜蜂一样整天在地里劳作,教书的爸爸回家就变着法子做好吃的勾引一家人胃里的馋虫。他把槐花与韭菜连同肉星当成馅包进饺子皮里,吃来一股子清香,味道虽淡,却很爽口;做玉米糊糊时候放些槐花进去,莹白黄亮,还泛着淡淡浅绿。他还用槐花蒸饭、槐花拌汤、槐花煮粥……色香味俱全,吃后唇齿留香。

糖是稀罕物,也是奢侈品,爸爸便在屋檐下安放了三个大蜂箱,招来了许多的蜜蜂。每到槐花盛开时节,蜂儿便在檐下进进出出地忙碌,它们唱着歌儿,亲吻一朵朵槐花,然后衔着花粉回到蜂巢。这一切都是美的,但最美的还是取出蜂蜜的时刻。那新取出的清亮亮的槐花蜜成为诱饵,一大群小伙伴围过来,我用手指头蘸一点,蜜糖牵着丝顺着他们流口水的眼神送进我的嘴里,再“嗞嗞”地吮着指头,那甜蜜的瞬间也会溢满爸爸的心房。

后来,我的小山村发现了锰矿,漫山遍野黑色矿洞代替了满山遍野的槐花。后来,我们离也开了小山村。如今,爸爸的头发已被当年的槐花染白,每当槐花开放的季节,他偶尔也会去采撷一些槐花回来,做成槐花饭、槐花粥,但却再也吃不出童年的味道,儿时的香甜。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