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8年07月27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春秋
版面翻页
春秋
03

让防空洞承载民族记忆

—— 重庆建川博物馆一瞥

□ 本报记者 凌云/文 邓波/图

“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灾难;为了传承,收藏民俗。”6月18日开馆的重庆建川博物馆,用百年中国历史积淀,展现了一份博物明志的情怀。

行近鹅公岩长江大桥附近,远远地就会看到重庆建川博物馆的主题雕塑“冒着敌人的炮火”:一名战士手握机关枪,象征着勇敢和胜利。走进这个巧妙利用抗战时期兵工生产洞洞体作为馆址设立的特色博物馆,会发现它以8个博物馆组成的博物馆聚落形式,囊括了抗战、兵工、民俗、红色年代等近现代史料展陈,正将人们慢慢引入到一段段难忘的历史记忆中——

据介绍,重庆建川博物馆所在的位置现存五十余个兵工生产洞,是洋务运动时张之洞创办的汉阳兵工厂西迁重庆时的旧址,也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兵工署第一兵工厂的所在地。走进兵工署第一工厂旧址博物馆,可见该馆由旧时的防空洞串联而成,通过文物、场景复原等形式展示重庆在抗战时期制造兵器的场景,真实再现了第一兵工厂的历史风貌和民族兵工产业发展的艰难历程。

勿忘国耻,以史为鉴。在抗战文物博物馆入口处,数百名抗战老兵按下的红色掌印墙赫然在目,令人震撼。掌印旁是抗战老兵的名字和抗战时所在的部队番号。据说建川博物馆从2005年开始征集抗战老兵的手印,至今已收集到6000余枚,选取部分手印在抗战老兵手印墙上展示,正是“以表彰卫国勇士,警示后代”。该馆内展出了抗战时期多件珍贵文物,如红军改编成八路军的改编令、冯玉祥亲手泥塑的花盆、丰子恺代表画作《胜利之夜》等国家一级文物。徜徉其中,回顾抗战岁月,沧桑文物似会说话:让历史告诉未来。

粮票布票、“三转一响”……票证生活博物馆通过展示票证时代百姓吃穿住用行的生活细节,勾勒出令人回味无穷的岁月画卷;各种字体的金色“喜”字、天花板上泛黄的老结婚照……这是中国囍文化博物馆营造的喜庆氛围;还有中医药文化博物馆、民间祈福文化博物馆、重庆故事博物馆等主题博物馆以各自的特色引人入胜……

防空洞里的民族记忆、重庆峥嵘岁月的见证,吸引着重庆市民扶老携幼,络绎不绝前来参观。拥有4万余件文物藏品、67件国家一级文物的重庆建川博物馆,就这样带着从辛亥革命到改革开放的百年中国记忆,走进重庆,勾起了重庆人民的回忆。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