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为伟大的祖国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即自然,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的,君子处事也应像天一样,力求自我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自强不息。这释义让我忆起了在戊戌变法失败后的1900年,梁启超先生发表的那令当时中国振聋发聩的《少年中国说》,燃起多少信念的火花。彼时的祖国,经铁蹄征伐之辱,王朝末路、山河飘摇,社会风起云涌,民不聊生,文坛哀鸿遍野,梁先生此文一反哀文悲词风气,大义凛然的“少年强,则国强”之论将民族希望撒播在亿万同胞心中,让他们的脊背不再弯曲,眼中不再悲痛,精神不再无助。与之而来的,是希望、是未来、是奋斗,为了祖国,为了民族,他们扬起了头颅,扛起了民族的崛起重任。他们顶天立地,只为守护每一寸祖国的土地,心有祖国,吾辈必奋斗!
岁月荏苒,那个年代的积贫积弱早已一去不复返,存刻在历史的河流之中,亿万人民热爱的祖国也今非昔比,褪去了满身的伤痕,名震寰宇,成就了大国风范。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大业似乎圆满,可那些伤痕是否真成为了过去,那些人儿是否真的留在了曾经,那些奋斗是否现在不值一提?不!历史可成为过去,让人铭记,但奋斗却永不松懈!
曾记得孙中山先生那慷慨激昂之语:惟吾辈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可以困难而退缩。吾辈是中华最坚强的一辈,吾辈是民族最骄傲的一辈,我们应不畏艰难,担起重任,成就祖国历史长河中属于我们的一片天空。经典定格在那个年代,灵魂却延续在今朝。奋斗是全人类生生不息的事业。西安交通大学潘季教授在给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封信中回忆他们那个年代的“西迁”历史时,两鬓早已染上了风霜,可眼睛却依旧璀璨入星河。“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就背上行囊去哪里。”简单之语言不尽赤子之衷心。铁皮火车轰隆隆作响,却盖不过他们“歌唱祖国”的自豪!
曾经的“西迁人”,他们怀揣着青春梦想,肩负着祖国昌盛责任,行走在祖国最需要人的地方,一待就是一生。他们无悔,他们骄傲,他们胸怀大局,甘愿将自己化作春泥,呵护祖国希望,培育出祖国的未来!岁月蹉跎,老一辈“西迁人”将毕生奉献给祖国的西部建设,勾勒出祖国复兴的雏形,他们不负韶华!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西迁精神”我们要继续传承,大批学子投身西部教育、文化、经济等事业中,为祖国的腾飞,贡献出宝贵的青春,为加快西部的发展挥洒汗水。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当有选择时,考虑自我是人之常情。可当祖国需要时,“西迁人”抛弃了自我,他们只知道,祖国需要我,我应该这么做。这选择,不是任何一笔物质公式能够算清的账,不是任何言语能描绘的,是国家大义。奋斗!为了理想、为了信念,更为了挚爱的祖国。
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思想充斥在社会价值体系的时候,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专业领域才识过人,他们在异国他乡高薪厚禄,可他们做了一个选择,共同的选择——回到一穷二白的祖国,回到百废待新的祖国,回到深切呼唤着他们的祖国。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程开甲、王淦昌、黄纬禄……他们都是祖国两弹事业的功勋,他们忘却个人名利栽下苍天大树,为祖国默默无闻的奉献而终生不悔。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危难之际,抛却个人,选择为国奋斗,他们是整个中华儿女的大丈夫!千里山河,万里边疆,在他们的奋斗中,愈加壮阔,愈加坚固!他们不仅开垦了祖国的未来,更是巩固了华夏民族凝结下来的思想价值体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忠贞爱国的民族使命感,他们,是民族的功臣!他们点燃了英雄的光芒,激励全民族为祖国事业而奋斗!
如今,风雨年代早已过去,中国翻天覆地的进步轰动了全世界,祖国威武轩昂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荣誉,更是责任!维护大国威严与实力,是我们当代一辈义不容辞之义务。今日之责任,便由我们来承担!毋须我们抛头颅,撒热血,只需我们坚守自己岗位,在其位,谋其职,无论以何种形式,奋斗好自己的人生,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文明,营造出社会奋斗不止的氛围,力所能及,我们必全力!虽说滴水难成河,但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众志成城,积水成渊,集腋成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整个民族都点燃起奋斗花火,必将铸造祖国昌盛明天!努力奋斗自我,便是最好的爱国!
奋斗不歇,青春无悔,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颗星辰,整个社会便凝聚成一片星海。滚滚时代浪潮掀不翻生命之舟,滔滔历史黄沙灭不掉奋斗之光,正如浓浓黑暗遮不住前行的道路,我辈定会坚强,不畏艰难,担起重任,奋斗不歇!也许,会迷茫;也许,会气馁。但当拥有了一颗想要奋斗的心,康庄大道必会越走越顺,祖国未来也更会繁花似锦,成就复兴伟业。奋斗,为自己,更为伟大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