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说
8月27至28日,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智慧医疗高峰论坛在悦来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来自各界的专家学者围绕“聚焦智慧医疗,引领健康未来”主题,共同探讨大数据智能化在健康医疗领域的新发展新方向。
重庆目前正在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推进智慧医疗建设,全市健康信息平台拥有3315万份个人健康数据,远程医疗服务覆盖全市90%的区县,并完成了十家智慧医院的示范建设,预约诊疗社会医疗服务逐步实现。
智慧医疗重在整合
樊代明(中国工程院院士):
健康需要整合。智慧医疗就是要智能,把已取得的数据整合起来,有所取舍,形成新的医学知识体系,这就叫整合医学,也就是整合健康学。人得不得病,生命力非常重要,自信心非常重要,健康的需求在于我们自己,所以健康医学不仅仅是要整合健康,更要整合我们的心态。
数据大不是大数据
卞修武(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主任):
每年我国新诊断癌症病人392.8万,相当于每分钟有7.5个人被诊断为癌症。从诊断病例上发现,这些肿瘤千变万化,结构异常复杂。
人工智能在辅助病理诊断时,一定要考虑肿瘤的复杂性,要跟临床相结合。过去我们认为肿瘤里面的血管与正常的血管没有区别,通过研究发现这些血管其实是多样的,人工智能如果能精准判断肿瘤里面的每一根血管,对肿瘤治疗将非常有帮助。
医疗大数据的量肯定很大,已经远远超出病理医生的能力,这就需要人工智能。真正把数据做细,在临床上才有意义。如果只是把一大堆临床数据弄在一起,最后是数据大,而不是大数据。
网络安全护航智慧医疗
沈昌祥(中国工程院院士):
智慧医疗的发展过程中,网络安全极其重要,安全可信的网络才能保障智慧医疗发展。要树立科学的网络安全观,保障医疗系统网络安全。
人才是智慧医疗基础
韩德民(中国工程院院士):
目前我国医改面临两大瓶颈:一是优质医疗资源不充足、分布不均衡;二是大众医疗健康服务需求不断提升带来诸如医疗服务资源“倒三角”,基层基本医疗服务“网底破碎”等问题。
面对压力,我们要从治疗为中心转向健康管理为中心,新的手段方法就是互联网、大数据和医学人工智能。但无论是互联网还是医学人工智能,人才是基础。人才要有四个标准:文化自信,心胸豁达,攻坚创新,复合引领。 (蒋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