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9年09月17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春秋
版面翻页
春秋
03

勇敢骄傲的“海燕”

——何雪松的生死抉择

□ 作者 李丹

你——
风暴中的海燕,
迎接着黎明前的黑暗。
飞翔吧!
战斗吧!
你——
骄傲的海燕!
这首充满激情的诗是何雪松同志为赞扬江竹筠同志英勇无畏的斗争意志和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所作,同时也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1947年10月,因叛徒出卖,他被捕入狱,先后被关押于白公馆、渣滓洞。狱中,他始终坚守信仰,在敌人的酷刑和利诱下,他选择坚决勇敢地和敌人斗争;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他选择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用生命诠释了“海燕”的勇敢与骄傲。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反动派即将崩溃。同年8月至11月,蒋介石先后两次飞抵重庆,亲自部署了对“政治犯”的屠杀计划。11月中旬,人民解放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向西南进军,分两路夹击,解放了湖北恩施和贵阳,直捣重庆,重庆解放在即。
1949年11月27日深夜,歌乐山上寒风呼啸,淅沥的雨点不停地从牢窗飘打进来,渣滓洞监狱内寒冷彻骨,昏暗的狱灯、持枪的特务、凄凉的梆声都带着让人窒息的阴森与恐怖。此时,被关押在这里的同志们毫无睡意,他们注视着牢门外特务们的一举一动,心里有些不安。因为自这天下午起,特务们就以“转移”为由,分几批带走了陈俊卿、蔡梦慰等几十位难友。楼上第八室的何雪松和大多数难友一样没有丝毫睡意,他躺在湿冷的地铺上,静静地看着屋顶,脑海里不断憧憬着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前冉冉升起的场景,想到革命已经取得胜利,重庆马上就要解放……他的心中激动不已,嘴角也不由地微微上扬。可是慢慢的,他嘴角的笑意渐渐消失了,眉头微蹙,想着近段时间敌人对难友们的屠杀,想着自己可能再也无法出去,虽然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但是想到自己可能再也无法陪伴心爱的妻子,再也无法养育可爱的儿女,再也没有机会为建设新中国贡献青春和汗水,心中不由地难过起来。
就在此时,一阵哨声响起,渣滓洞内的特务们迅速集结,紧接着是看守长凶狠的吼叫声:“楼上的赶紧,赶紧全部都下来,我们要办移交了。”
何雪松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打断思绪,他猛地站起来,跑到牢门前,探着头张望。
这时,一个难友问道:“要把我们交给谁?”“交给重庆警备司令部杨森,下去安静点,等警备部来接人。”看守长不耐烦地回答。
听到敌人的回答,何雪松意识到事情没那么简单,他从容地转过身,看着难友们说道:“我看这次是凶多吉少,同志们,最后的时刻到了。”难友们面面相觑,议论开来。
“死有何惧!”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的受苦人……”
……
很快,特务们依次打开了牢门,将各个牢房的难友转移到楼下。当特务走进楼上第八间牢房,推攘着让难友们赶快下楼时,何雪松怒目横瞪:“我们牺牲了,你们这些强盗也活不了多久。”并破口大骂蒋介石及其反动派。最后,他和他同室的难友被关进了楼下六室。特务用铁链紧紧地锁住了所有牢门。
就在此时,一群荷弹实枪的士兵冲进内院,随即快步站到一楼各个监舍的风门口。一阵撕心裂肺的口笛声后,他们端起手中的机枪、卡宾枪,疯狂地对着牢房内扫射。子弹像倾盆大雨般从每个风门口向牢房内倾泻,射向那些手无寸铁的人们。大屠杀开始了。
“打倒蒋介石!”
“打倒国民党反动派!”
“中国共产党万岁!”
“毛主席万岁!”
……
一时间,屠杀的枪声、革命者的高呼声和呐喊声夹杂在一起,响彻歌乐山。站在牢门旁的何雪松在敌人的扫射中也受了伤,倒在了牢门口。看着身边的难友一个个倒下,看着敌人还在疯狂扫射,何雪松强撑着自己负伤的身体,慢慢地站了起来,挺直了胸膛,猛地扑向牢门,双手死死地握着门上的栅栏,用自己单薄的身体挡住了屠杀的枪口,试图给其他难友创造生的机会。最后,一个舍己为人的英雄倒在了血泊里,倒在了重庆解放的黎明前。正是何雪松舍生堵枪口的义举,才使同室的难友肖中鼎等人得以生还。重庆解放后,中共重庆市委根据何雪松生前的愿望和表现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1950年2月,重庆市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人们总会本能地选择生,这是人性使然。可是,有那么一些人,他们跟何雪松一样,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愿意选择牺牲自己,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他们都是勇敢骄傲的“海燕”,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共产党人。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