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9年09月17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春秋
版面翻页
春秋
03

勿做“抄字匠”

□ 作者 钟治德

1938年深秋,一位长者步履蹒跚地踏进“陪都”重庆上游江津小城东门公园。他带着一群弟子,和一些古老的经书、木雕经版。长者复姓欧阳,名渐。这年,欧阳渐先生67岁,抗战方殷,国破家亡,先生以文化名流的身份担当着南京内学院和金陵刻经处迁建大后方的重任。

欧阳先生集佛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书法家于一身,梁启超、梁漱溟诸君对他恭敬地执弟子礼。欧阳先生名气实在大,在江津下车伊始,就有一批人追踪而来,想以金钱换取其书法。这对于“囊橐萧萧两袖寒”的欧阳渐来说,或许是战时百物腾贵背景下的资助,殊不知欧阳先生却在江津东门公园蜀院筹建处张贴了一道“告启”,以谢绝登门“求书”者。

欧阳渐“告启”云:“第一无硬笔,羊毫万不可写字。第二无饱墨。第三无好纸。第四难得好天气,太阴天不可,太阳亢天不可。第五难得有兴会,视为结账会客迫不得已,必无好字。第六难得有精神,一日之中,午食打盹后精神稍完足而已。第七难得有闲暇,总为主要事用了时光。第八难得有安排,一切笔墨牵纸收拾盖印挂号寄还,种种部署不堪麻烦,作书全在仗机到,为此种种,机全失矣。第九难得临池一助。胸中无规矩,意趣结构茫然,临池时搜不得一副称意之作,仍若抄书焉,岂有奇趣?第十难得清净。每每因客因事,几将临池,而忽休歇。有此十阻碍,是以不能书也。以渐之才,若能去此十碍专力为之十年八年,何难把臂古人。如今老矣,无能为役。虽然大丈夫各有己事,斯艺让古人擅之而已,有什么了不得耶?谬承过奖,感而论此,幸拨弃之。若有要渐书者,请以十碍相告,非吝不施也。”

文化道义拒绝功利,安贫乐道由兹写照。往事越八十载,欧阳渐先生“告启”高风,已鲜有提及者矣。门外可谈文,谈书又何妨?当今之书坛,哽咽着一个沉重的命题:书法家还是不是文化人?有道是:而今形形色色的书法家,书法对于他们绝非是深刻的艺术生命方式,写熟了几首古诗,外加几副名联,捞个盛大光鲜的书界头衔,频频临场挥毫表演,名利自然双收。有识见者,当然不会看好这种抄录表演。而今常景,有等“书法家”不懂所“温习”之内容原委,写下错字别字而不自知,更遑论所写词章诗赋自出心裁。如此这般“书法家”,自然与文化人渐行渐远,抄录勾当,名利高挂于心,就算称之为“抄字匠”,也属高看了一层。

李国文先生《大师太忙》写道:“熙来攘往只为名利,真正的文化大师正在绝迹。真大师演绎真风流,假大师炒作假风骚。若要做书法家,需当揣一副文化心肠,练就一双艺术慧眼,更得在寒窗之中过好文史德三关。”黄庭坚云:“学书须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要达到书法追求之境界,不仅在于笔墨技巧娴熟,还须胸存道义,腹有酝酿,才能立艺树人,高格脱俗。

德艺的修行,皆非时日之功。中国传统书法艺鉴,首重德品,《小戴礼记》云“德成而上,艺成而下”,欧阳修说“古之人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苏轼曰“古之论书者,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德品艺品之论,就是文化的高度品味问题,中国有成就的书法家,无不提倡“笃志”“尚志”。从事书法艺术,要静养清修,耐得住寂寞,淡定地读些书,赵朴初谓之曰“功成化蝶”,笃志而后功成,岂止十载寒窗。而今书艺坛,某些官衔艺爵颇为风光,文化市场繁荣下物质实惠的诱惑难以抗拒,“抄字匠”现象并非奇景而成常景,所谓“书法家”,其实与真正的文化人在实质上不能相通了。

悲乎?可悲!在物欲的喧嚣与炫耀中,令人格外怀念欧阳渐先生“告启”的纯碎,绝尘脱俗的风景,真文化真艺术真风流。不得不作赘语:从艺之人,艺术就是生命,没有任何附加,只掘一口井,直到清泉涌出。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