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沧桑凤祥祠
□ 作者 黄玉才 文/图
凤祥祠
历经沧桑的“凤祥祠”,位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南宾镇下街现小鸟清河客栈处,是广东岭南陈姓入蜀定居的宗族祠堂,该祠建于明末清初,具体时间无考。其方位坐南朝北。从下街水巷子进去左手中段,是一方形山门,全石结构,石门门楣上方竖刻“义门”两个大字,下面横刻有从右到左“凤祥祠”三个大字,石门两边有对联,内容失考,整座庙门飞檐翘角、雕梁画柱,非常壮观。
整座祠堂只能从石门进出,四周都是围墙。石门进去是一块土坝,大约80平方米,两边各一棵较大的黄葛树。土坝正中上两步梯子是牌坊式朝门,全木结构,上面盖有土瓦。朝门有三开,中间的门比两边的门大。朝门进去又是一块较大的土坝,两边各有三棵柚子树和三间厢房,土坝正对面上三步梯子是正堂,正堂外面有一个很大的鼓,早晚都要敲打。正堂有五间,空间较高,六棱形的石蹬,脸盆大的马桑树柱头,挑梁、领嵌上的雕工、油画精致美观。正堂里面设有陈家历代列祖列宗的牌位,前面摆有香案、香炉。有一个专门的看司负责祠堂事宜。正堂后面是一块空坝,栽有黄葛树,飞鸟较多。空坝直抵围墙,围墙外是龙河的水巷子。1947年秋,由郭沫若亲笔题写校名的桥头私立“道远中学”迁址到凤祥祠,成为教书育人的摇篮。
如今,石柱凤祥祠历经300余年风雨沧桑,修复后的建筑依旧耸立在龙河岸边,供人凭吊怀古,并建“凤祥街”再现当年繁华。
山水古来入诗,楼阁历代入画,在凤祥街修建的“小鸟清河园”,一排排四楼一底依山傍水的土家吊脚楼,斜倚古树,雕梁画栋,气势恢宏,沿龙河之畔延伸,曲廊亭榭,布局巧妙,山在水中,水掩楼阁,园在树中,山水藏园,成为土家民居吊脚楼的经典建筑。
录入:徐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