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0年08月20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春秋 花茶派 沱茶派 传承百年:郭扶镇的孝善文化 七夕联趣撷 奉节:共创文明城市  添香“中华诗城”

版面翻页
春秋
03
传承百年:郭扶镇的孝善文化
□ 本报记者 陈钰铃

在綦江区郭扶镇高庙坝文化广场,三三两两的老年人或坐在一起闲聊,或组乐队一块吹拉弹唱,或带孙辈绕着广场散步,一幅其乐融融、共享天伦的和谐景象。镇上老人很多,除当地居民外,还有不少前来避暑纳凉、休闲养老的游客。这座既保留着古朴历史风韵,又具备现代休闲娱乐设施的小镇,凉爽舒适的自然环境是其宜人的外衣,忠孝善诚的文化内核则是其欣欣向荣的源动力。

在文化广场正对着的告示栏里,一篇《郭扶善赋》洋洋洒洒地道出郭扶镇孝善文化源远流长。“仁德远馨兮,善行朗朗,雍正末年,綦地大旱,地裂禾枯,民众仓惶恐。有郭氏兄弟者,乐善好施,煮粥赈粮。其后子嗣,捐资修桥,福祜乡坊。”据镇上退休老干部、今年已经71岁的肖光庸老人介绍,明末清初,郭扶镇因为地处通往贵州泥坝、江津柏林的古大道旁,时常有商旅往来借道,便有人在古道两旁修建起几间草房小铺,供行人歇脚住宿。随着来此建房修屋的人增多,渐渐形成场集,取名“月来场”。雍正十三年(1735),发生特大旱灾,粮食欠收,百姓为了填饱肚子有的啃食草皮,有的背井离乡,灾民遍野、哀声四起。月来场里乡民郭容、郭安两兄弟乐善好施,拿出自家粮食,搭棚施粥,帮助灾民们渡过难关。后郭容之子以纺织为业,家境渐丰,不忘父辈善心,捐银建桥,造福百姓。当地乡民为感谢郭氏一家,遂联名上书,将“月来场”更名为“郭府场”。后经知县邓金榜建议,将“郭府”改为“郭扶”,感念郭氏帮扶之情。

随着肖光庸的讲述,我们来到了当年修建的石桥前,这座用石板砌成的单拱桥梁经历风霜,桥身已长出青草,鲜有行人经过,俨然已经成为了一种象征,同“郭扶”二字一样,讴歌着这座小镇几百年来的善良与仁义。

不只善良是郭扶文化的底色,孝道也是其津津乐道的美德。郭扶镇三塘村书记邓世全平日里喜欢拍照摄影、研究当地文化,无论是僚人文化,还是孝善文化,亦或是郭扶镇的发展历史,他都了如指掌、说得头头是道。据他介绍,在人和村岩子湾生期坝,有一墓碑上刻有一幅以乳喂母图,讲述的是雍正四十四年,嫁到郭扶镇黄家的喻氏刚生下第三子不久,婆婆黄王氏突生大病,难以进食,生命垂危,为挽救其生命,黄喻氏决心以母乳喂养,直至一年后婆婆寿终正寝。“说起黄喻氏以乳喂母的故事,镇上没有谁不知道,这家人的后代还在村里当过干部,做了不少好事,也是传承了他们家忠孝善良的美德。”

这样的孝善故事在民风淳朴的郭扶还有很多。三年时间走遍綦江、江津、南桐等地筹集资金修建“万民桥”的欧阳锡;为救落水同伴勇敢跳入水中最后牺牲的周德燕;“久病床前有孝子”,悉心照顾瘫痪母亲的李文曲……他们的事迹是郭扶孝善文化生动的见证、不朽的传承,鼓舞着一代又一代郭扶人坚守心中孝道与善念。“如今我们镇上还有4名百岁老人呢,每到节假日,镇里还组织为他们送礼物、拍照,大家很是高兴呢。”肖光庸笑着说道。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