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家风的精神密码
——读《齐家: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有感
《齐家: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以下简称《齐家》)全书共20章,以丰富史料和鲜活案例,讲述了20名优秀共产党人特色家风家教的故事,详细解读志向远大、严慈相济、勤俭节约、清廉自律、家国情怀“五大特质”,展现了共产党人将党性融入家训的独特实践,揭示了百年大党风华背后的家庭伦理密码,蕴含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DNA”。红色家规涵育出红色家风,《齐家》一书揭示了红色家风的精神密码。
感悟红色家风里的精神品格。“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风的“家”,既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书中,这些优秀共产党人既涵盖党和国家的第一、第二代领导人,又有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辈、隐姓埋名投身国防事业的科学家、带领群众摆脱贫困面貌的模范党员。这些老一辈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的家庭文明、传统习惯、行为准则及处世之道,共同涵育了红色家风,推动“红色基因”代际传递。作为一名新时代共产党员,感悟老一辈共产党人言传身教将党性融入家训的崇高品格,感悟其家国同构、修身齐家的精神品质,更激励我们积极践行红色家风的传承传递。
感悟红色家风里的行为准则。红色家风既是中国共产党人永不褪色的“传家宝”,也是代际传递的精神密码。书中,讲述了毛泽东“恋亲不为亲徇私”的“三原则”、周恩来“十条家规”中“不准收礼品”的铁律、邓小平教导子孙“靠自己的本事吃饭”的叮嘱、朱德“接班不接官”的训诫、钱学森“心系祖国,大智兴邦”的家国情怀等丰富生动的事迹,展现治国与齐家的智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与道德风貌。作为一名新时代共产党员,感悟老一辈共产党人党性高于亲情、信仰重于血脉的精神密码,感悟其先“大家”后“小家”的优良作风,更激励我们践行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
感悟红色家风里的道德规范。家风家教既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也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书中,讲述了优秀共产党人谷文昌告诫家人“不沾公家的一点油”、杨善洲不让家人搭“顺风车”、焦裕禄教导女儿“衣服旧了、破了,洗干净了,补好了就行了”等家风佳话,体现了公私分明、律己修身的道德追求,展现了廉洁自律的家风家教范本。作为一名新时代共产党员,感悟党员干部榜样最朴素的红色家风,感悟家风家教中的旗帜标杆,更激励我们践行修好家风建设的必修课。
家风不仅关系一人得失、一家荣辱,更影响着党风,连着政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作为一名新时代共产党员,我们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家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良好家风,从严律己、以身示范,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廉洁“修身”“齐家”,以积善之家的正气培育清正作风,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家庭建设中绽放更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