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树荫有块田
我的家乡在铜梁区水口镇树荫村,那片生我养我的土地,始终令我魂牵梦绕。曾经,它是市级贫困村,在贫困的泥沼中艰难跋涉。如今,它如涅槃的凤凰,凭借特色农业的蓬勃发展,焕发出了全新的生机与活力。而我,有幸见证并参与了家乡这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在树荫有块田”,这句骄傲而质朴的话语,承载着我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与自豪。
小时候,家乡留给我的印象,是贫瘠的土地和父辈们脸上那抹不去的愁容。穷则思变,在党和政府脱贫攻坚政策的扶持下,全体村民齐心协力,特色效益农业在这片土地开花结果,终于实现整村脱贫,走上共同富裕道路。
村里倾力打造的农趣谷充满诗意与乡土气息。曾经“穷得连麻雀都不愿来”的荒凉山沟,如今经过深度开发,种上了高叶酸水稻,在稻田放养鲫鱼和泥鳅,实现“稻鱼鳅共生”发展模式。这种生态农业不仅提高了农田产量产值,更成为传承农耕文化的重要载体。每到秧苗碧绿、稻花飘香、稻谷金黄的时节,游客们纷至沓来,体验农耕文化。他们仿佛回到“男耕女织”的年代:参与平田插秧、放鱼养鳅、挞谷担粮等农事活动,感受农耕的乐趣与艰辛,体会土地的厚重与力量。
高叶酸水稻作为农趣谷的拳头产品,是科技与汗水的结晶。这种水稻不仅口感鲜美,更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叶酸成分。为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村里引进多个市级农业公司,开展农产品深加工,开发稻米、绿豆、黄豆等系列生态农产品,受到市内外市场的广泛青睐。
我在树荫有块田。这块田,是我心中的希望之田,承载着我对家乡未来的美好憧憬。春天,我和乡亲们一起在田间播撒优质粮种,放进欢蹦乱跳的小鱼和泥鳅,也种下一颗颗金色的梦想。当暖和的阳光洒在身上,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我们满脸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夏日,蛙声如歌。田间碧绿的秧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泛起层层波浪,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水田相邻的旱地里,绿豆和黄豆苗在雨露中抽枝展叶,挂满幼小的豆荚。我们穿梭在田间地头,驱虫除草,浇水施肥,听禾苗拔节的声音——它们都是我亲手抚养的孩子。我见证着它们从鹅黄幼苗,长到高大粗壮,再变成沉甸甸的果实。待到稻田金黄时,收割机来回穿梭,发出欢快的轰鸣,演奏着丰收的赞歌。一袋袋饱满的稻谷、黄豆、绿豆被运出田间,送进村里粮食加工厂。经过精细加工、包装后,原生态粮食变身“我在树荫有块田”系列特色农产品,带着泥土的芬芳,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飞向全国各地,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村里联合多家企业打造电商平台,构建起“线上+线下”的销售网络。如雪片般飞来的订单,不仅鼓起了村民的钱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更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让家乡走上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我在树荫有块田。它是我心灵的寄托,是永远割不断的根。无论走到哪里,这片土地的每一寸肌理、每一缕气息,都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它记录着我与家乡共成长的岁月,见证着家乡走向富裕的历程,更续写着家乡日新月异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