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5年07月03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视野 红色家风的精神密码 我在树荫有块田 蝉鸣深处荔枝红 荷韵大足 那一抹红 星光

版面翻页
视野
04

荷韵大足

□ 作者 张孺学

我自小爱荷花,因为我生在“中国荷莲之乡”——世界文化遗产地大足。这里,千年石刻与荷莲自古结缘,相映成趣。

每年盛夏,大足处处荷香浮动。从城区到乡村,无论是荷花山庄、雅美佳湿地公园,还是寻常村落的池塘边,都能邂逅荷花的倩影。荷塘中,荷花层层叠叠,袅娜多姿,有的含苞待放,“犹抱琵琶半遮面”;有的完全盛开,“芙蓉向脸两边开”。一朵花,一座城。在大足,荷莲文化早已融入血脉,与石刻艺术交相辉映。

我的乡下老屋前曾有一方荷塘,是生产队用来蓄水的,不过一块田大小,却承载着儿时最美好的记忆。平日里,塘水清澈如镜,倒映着周围的庄稼;偶尔几只鸭子游过,划出粼粼波纹。盛夏时节,荷叶悄然而绿,荷花一夜绽放。那粉色花朵,花瓣里镶嵌着嫩黄的莲子芯,在绿叶衬托下格外艳丽。远远望去,小小的荷塘就像一幅水墨画,微风吹过,清香弥漫整个村庄,美得恍若爷爷故事里的仙境。

后来在文化部门工作,我常去宝顶山和北山石刻景区,才真正明白大足与荷莲的深厚渊源。宝顶山石刻的《观无量寿佛经变相》中,莲花形象丰富多彩;北山石刻第10号佛龛中,那尊带有浓郁唐代艺术气息的观音菩萨,微闭双眼,薄衣贴体,手持一朵初开的莲花,整体呈现出一种淡然、恬静的美感。大足全区石刻造像龛窟中,莲座、莲盖、莲踏随处可见,堪称一条石刻与荷花的艺术长廊。

更令人自豪的是,大足荷莲不仅承载文化,更闪耀科技之光。20年间,大足将12个品种、170粒荷花种子送上太空,先后5次利用太空特殊环境进行育种,催生出一大批太空荷花新品种。如今全区荷莲栽培面积已近5万亩,仅观赏性花卉种植面积就达到1.5万亩,荷莲品类达7个种群1000余个品种,约占全国荷花品种的2/3。雅美佳荷花育种基地成功选育出70余个荷花新品种,它们的颜色、形状和大小都与传统荷花有所不同。

每到花季,“如梦荷棠·山湾时光”景区游人如织。那里风光绮丽,环境优雅,亭台楼阁长廊迂回,一池池荷花娇艳芬芳,一片片荷叶青翠欲滴,小桥流水,一步一景。夜幕降临,荷塘雾气氤氲,璀璨的灯光点亮水面,整个景区如梦似幻,宛若仙境。

今年夏日,我回到故乡,又像小时候一样漫步荷塘边。放眼望去,荷叶田田如碧波荡漾,有的像撑开的伞,有的像平铺的盘,一片挨着一片,一眼望不到边;荷花点点似彩帆轻扬,粉的娇嫩,白的高雅,红的热烈。花瓣间,金黄的花蕊散发着淡淡香气,引得蜜蜂与蝴蝶翩翩起舞。微风拂过,清香沁人,让人沉醉在这千年荷韵之中。这一刻,我忽然懂得,大足的荷花,确实可以媲美杨万里笔下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更不输李白妙笔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因为它不仅有着自然的芬芳,更承载着这片土地千年的文化积淀。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