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6年02月02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春秋
版面翻页
春秋
03

古代“春晚”

□ 作者 彭 佩

古时没有电视,但古代却有“春晚”。

尽管古代的“春晚”远远不及现在的“春晚”来得高端大气上档次,但其丰富的内容似乎更接地气,更容易被老百姓喜闻乐见。

古代登上“春晚”的演员通常皆是寻常草根,因此更贴合现在倡导的走“群众路线”。演员的选拔程序也远远没有《我要上“春晚”》那样复杂,一纸告示贴出去之后,一传十,十传百,那些跑江湖的民间高手们便会蜂拥而至,在经过衙门的精心选拔之后,“春晚”节目及演出人员名单便新鲜出炉了。

古代“春晚”分为很多档次,皇亲国戚王公大臣们出席观看的“春晚”自然档次最高;在达官贵人、名门望族家里搞的“春晚”则次之;而在百姓宗祠以及乡镇村落上演的“春晚”则为最低,然而也最普遍,最“接地气”。

古代的“春晚”以唐朝为最盛。在唐代,宫廷在除夕之日会举办一场持续10个小时的“守岁大筵”,参加者除了皇上以及皇亲国戚之外,朝中的重臣、近臣也会作为嘉宾应邀出席,通常还会举办一台具有国际范儿的“春晚”。宫廷“春晚”的演员不单单来自本土,还有从西域请来的特邀演员。至于演出的节目,那就更是丰富多彩。有歌舞类节目,比如戏曲、舞蹈;有语言类的滑稽节目,比如优人表演;有竞技节目,比如相扑、角抵;有杂技节目,比如顶竿、走索、抛坛子;有魔术节目,比如吞火、手技;有功夫节目,如射箭、耍刀……此外还有驯兽、舞狮、口技等。由于是百分之百的“现场直播”,对演员的技艺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绝对不能有任何的闪失,一旦演砸或是穿帮,那就只能是吃不了兜着走了。

古代没有流行歌曲,拥有粉丝最多的当数唱戏。有钱人家的“春晚”,主要是在自家的戏台上以那时较为高雅的戏曲表演为主,邀请的戏班子或是自家养的戏班子一唱就是几个小时,跟现在的跨年演唱会差不多。主人家觉得谁唱得好,就会现场发赏钱。看完“春晚”之后,还会燃放烟花爆竹助兴,营造起一片其乐融融的喜庆气氛。

在乡村里上演的“春晚”无疑是最具群众基础,也是最具乡土气息的。所演节目既贴近生活,又不乏乐趣。唱戏、小丑表演、小杂耍,胸口碎大石。因为观众们都是乡里乡亲的,演员表演起来没有压力。而村民们也实在,压根儿不会搞什么票选“我最喜爱的春晚节目”这样的虚无飘渺的事情,一旦看到自己喜欢的节目,直接就在现场扔赏钱。而对于演员的表演不太满意,他们也不会扔板砖,毕竟“春晚”给大家增添了乐趣,高高兴兴过年才是硬道理。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