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安置房告别城市管理“盲区”
通讯员 唐晓莉 陈 龙
家住荣昌区昌元街道海棠北路祥和状元弟安置点的谢大妈准备在下月初办六十寿宴,她原本打算在安置房小区的公共区域摆酒,因为怕影响环境就取消了。
原来不少住户红白喜事都在这个区域摆酒宴请,一天下来,不光是垃圾满地、污水横流,周边的道路上停满了车,还影响了其他住户。这样的拆迁安置房小区在荣昌城区周边共38处,由于各种原因,安置房区域主要存在居住人员复杂,素质参差不齐;没有物业公司,没有业委会;安置房区域内占用市政道路乱堆乱放、乱搭建、大幅(小)广告到处张贴、绿化区内种小菜等突出问题,成为了城市综合管理的盲区。
这样的现象引起该区政协委员的关注。委员们提出提案《建议加强拆迁安置小区综合环境整治》。提案受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由区领导亲自督办,市政园林部门牵头开展城区安置房综合治理。
“每个安置小区的问题都很复杂,需要逐个‘破解’。”荣昌区市政园林局局长袁铨介绍说,经过论证,最后选定了4个安置小区进行综合环境整治试点,达到市容环境整洁、市场交易有序、车辆管理有序、治安良好和社会管理到位等目标,最后形成安置房综合治理经验总结,在城区其他安置房区域的综合治理工作上全面推开。
通过有小区花台拆除、人行踩砖铺设、绿化补栽、张贴栏制作、修建围墙、拆除违章搭建,安装路灯等综合整治,安置房小区变样了。
李宝琴在百安星城安置房居住了多年。说起安置点改造带来的变化,老人颇为感慨:“过去,小摊小贩占道经营,私家车乱停乱放,要是遇上红白喜事,闹得人更是睡不着觉。”她说,改造之后的安置房小区,不仅规范了停车位,禁止所有摊点乱摆乱放,还对所有楼道和路灯都实现了亮化,地面积水、治安差等“顽疾”都基本解决了。现在,每逢好天气,她与老伴都要在小区里散散步,和邻里拉拉家常,心情特别舒畅。
更让居民高兴的是,小区不仅增设了多个停车泊位,还加强了治安巡逻,居民们住得心里更加踏实了,甚至周边的商铺都变得更为抢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