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6年05月13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春秋
版面翻页
春秋
03

蒋介石秘赴宜宾

□ 作者 吕传彬

抗战胜利后,重庆掀起了还都热潮。1945年的11月25日,蒋介石却忙里抽闲,悄悄跑到宜宾去了一趟。这事,官方指示官办的中央社不发表新闻。只有重庆《大公报》,由泸州、宜宾专电,在11月26日的重要新闻版上,报道了这件事,在秘密的幕布上,划开一道小小的口子。

蒋介石到宜宾之前两三天,当地警察一反常态,在主要大街上,督促打扫清洁卫生,并不准沿街摆摊,不准当街晾晒衣物,不准往街上丢死耗子……宜宾市民盛传有大官要来了。

抗战时的宜宾,由于外来人口激增,全城约有11万人口,是四川除成、渝、万以外的第四个热闹水码头。宜宾虽来过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等要人,却从未像今天这样郑重其事。有人开玩笑猜测:“怕是蒋介石要来。”不料竟言中了。

11月25日早晨,军警便沿七十六军军部门前起,经西街、东街、县府街、鼓楼街到岷江码头一线站岗放哨。高楼顶上还架起了轻机枪,枪口俯向街面,如临大敌。沿街还挂起了官方早些年制发的国旗。

下午两点刚过,蒋介石偕宋美龄从岷江码头登岸,在侍卫长俞济时、参谋总长白崇禧、空军副司令王叔铭、青年军二0三师师长钟彬,以及宜宾军政要员的簇拥下,经过设防街道,进入七十六军军部。不一会儿,蒋介石和宋美龄又被簇拥着出来。

蒋介石一行进城时,有人“告御状”拦路喊冤。先是小职员马东林跪在街心,状告县卫生院长邱正文医死了他的亲戚。后是老百姓朱约仲状告合众轮船公司,该公司长远轮于1945年2月6日在南溪长江筲箕背河段失事,致使他的亲人被淹死。这个人依古法“头顶状纸”跪在街心喊冤。结果两张状纸都如石投大海。

蒋介石一行经马掌街、青皮树巷,走出城外,上了城西北的翠屏山。半山腰有个翠屏书院,当时为“外江女中”,蒋介石夫妇于书院门前稍驻,少数在校女生一齐拥出看热闹。宋美龄看见,便拉上她们和蒋介石一行拍照。

他们转了3小时左右,便径直下到岷江码头,上了停泊在江边的一艘陈旧的“民朴”号小火轮。沿河两岸及江面上,天未黑便不准船过人行,里三层外三层的布岗设哨。那时宜宾虽不如今天高楼林立,但不乏精雅的房舍,蒋介石、宋美龄带上俞济时和贴身警卫,却安居于水冷风寒的岷江上,奥秘在于他紧记“西安事变”的教训,外出一定严加防范、百倍警惕。宜宾的驻军是他嫡系胡宗南的队伍,受重庆卫戍司令刘峙节制,应该是信得过的,但蒋介石心头老觉不踏实。还有令他提心吊胆的是:宜宾近些年闹“大刀队”,前几个月差点攻进七十六军军部。只有住在船上最安全,一旦有变,升火起锚一溜烟儿便可顺流而去。

对于蒋介石的到来,当时宜宾的三家报纸都奉官方之命发表消息,说将要还都南京了,蒋介石特地来宜宾视察。他来宜宾20个小时左右,上岸转悠了3小时,余下的17小时都呆在黑黝黝的“民朴”船上,显然不对头。实际上,蒋介石在玩“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把戏。

25日晚,蒋介石在“民朴”轮上,曾召见了国民党宜宾县县党部书记长蒋德修、三青团干事长王汉节、县临时参议会议长吕辅周、宜宾县长戴叔锴,走了一下过场。同一时间,白崇禧奉命,在七十六军军部的府堂坝(前清叙州府衙门)内,召集军事要员连夜开会,传达蒋介石指示、听取迤东情况汇报、阐说云南局势、研讨布置对云南防务、加强严密监视“大刀会”活动等等。蒋介石没有亲自主持,只交待听从白总长安排,并亲上翠屏山察看地形山势,为会议定下严肃的调子。因此,蒋介石宜宾之行,说视察是“明修栈道”,对付云南局面便是“暗渡陈仓”。

当时,内战已经开始,蒋介石打了好些败仗,《双十协定》不过是他的缓兵之计,借此机会调兵遣将布置安排以作更大更全面的进攻。但对云南一直未被驯服耿耿于怀,蒋介石知道,龙云和卢汉关系极深,同属大凉山彝族黑彝(贵族)纳吉家,又是表亲。卢汉年轻时便跟龙云在金沙江下游、宜宾一带闯过江湖。当时龙、卢在云南势力还大,重点之一便放在迤东的昭通和大凉山一带,地皆近宜宾。按那时交通条件,云南若闹事,只有走昆明到宜宾的“南夷古道”捷路。提到宜宾,便使蒋介石不安,近些年在宜宾一带,以“抗丁(抗拉壮丁)、抗粮(抗交公粮)”为号召的“大刀会”十分活跃。1943年夏天,他们砍了国民党七十六军暂编五十七师一团团长郑新南;1945年4月14日,攻到七十六军军部门口。这“大刀会”又源自云南,因此,蒋介石认为宜宾防务的加强迫在眉睫,宜宾之行很有必要。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