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舍命马千乘
大风门位于渝东石柱县西南部,是覆盖石柱、丰都两个县的山间大草场。这里是古代彭水到石柱、忠县的必经之道,唐代更是黔中道(道治在黔州,今彭水县郁山镇)与山南西道的连接官道。
大风门最神奇的是明代铅锌矿遗址。站在堆如小山的炉渣前,我总会情不自禁地产生幻象:当年这里聚集成千上万的工匠,炊烟沸腾,人头攒动,一队队背夫从这里出发,走上青石板,将冶炼出来的成品运出大山,运到长江的洋渡或高家镇等渡口,然后乘船东下,过三峡,拜秭归,见神女风采,携昭君遗香,直到某个舟楫云立的目的地。
这种穿越时空的幻象,只是看到历史的表面,而铅锌矿遗址昭示给我们更多的,却是石柱土家人的铮铮铁骨,是土家人对于生死大义的理解与决然。
据史料记载,明万历年间,石柱年轻的土司马千乘就是因为这个外人看来富得流油的铅锌矿、因为不愿意劳民伤财来满足皇帝派来的太监邱乘云的索贿,从而得罪了这位操有生杀大权的钦差阉臣,最终被下到云阳县大狱,遭受无情迫害患病死去。此时,马千乘正是壮年,又是习武之身,名门勇将之后,身体状况一定很好,之所以会在监狱内患病死去,正是因为遭受了史料讳疾的特等迫害,才最终“瘐死”云阳。因此,从这方面说,在大风门铅锌矿留下足迹的马千乘也许不算智者,但绝对是大勇者和大仁者。所谓大勇,即不畏权贵不惧死亡;所谓大仁,即怜悯工匠劳作之苦不忍驱其作、理解工匠糊口之贫不忍夺其铢;而所谓不智,正是其为黎民百姓舍生取义、为铮铮骨气不折其腰慷慨赴死的最佳写照。
有鉴于此,我既为马千乘英年早逝而悲惜感慨,又为其选择道义不选择苟活而仰望称赞。历史记住了马千乘的夫人——石柱巾帼英雄秦良玉,记住了她驰骋沙场、保家卫国的飒爽英姿,而唯独忘记了她的夫君、石柱土家人的楷模马千乘,忘记了他在淫威面前的大义凛然,在铁窗之内的坚守大仁,在酷刑之下的不改初衷,在病死之前的不折其志,这真的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我想,假如大风门今后开发旅游业,必定会将铅锌矿列入人文遗址景观,惟愿开发商或旅游文化部门一定要在这里塑一座马千乘像。这既是对仁勇者的敬重,也是对历史的一种反思,将有助于更多的人在智、仁、勇等方面洗涤尘土、昂扬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