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坝古镇
尧坝古镇是合江县最早的六大古寨和八大古镇之一。集镇面积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000人。古镇汇集了川、黔两省的浓厚历史文化和古风民俗,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西部川黔古镇,是享誉川黔的文化名镇、影视基地、佛教圣地。
川黔走廊名人荟萃
古镇处于川南黔北结合部,距合江37公里、泸州22公里、赤水27公里。它在北宋黄佑年间便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驿站,是古江阳到夜郎国的必经之道,有“川黔走廊”之称。泸州与赤水间未通公路时川南黔北的商贾往来和官方传书皆经过尧坝,必在此停歇。官方建尧坝驿站,各种商贩云集于此,商品齐全,市场繁荣,成为远近闻名的“小香港”。
尧坝人杰地灵,名人荟萃。有清嘉庆年间武进士李跃龙、反清斗士任大容、近代革命斗士梁自铭、著名作家李子英、打工文学扛鼎者周崇贤、著名美术设计师杨洪烈,更有美学奠基人王朝闻和著名导演凌子风。
古街上还有王先生和凌导的故居。王朝闻为中国著名美学家、卓越的文艺理论家、雕塑家、艺术教育家,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美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凌子风拍摄了《大鸿米店》《狂》《深山里的菊花》《骆驼祥子》《春桃》《边城》等知名影片。
此地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民俗风情,精美的古建筑群,深得众多导演和影星的钟爱。除凌导外,著名导演郭宝川、黄建中等,在此拍摄了《山风》《泸州起义》《英雄无界》《功夫骄子》《雾柳镇》等十余部影视片,许晴、尤勇、陶泽如、杨昆、石兰相继在此留下身影。
大鸿米店依山而建
李跃龙创办的大鸿米店,在尧坝古建筑群中最有气势和特色。因为是依山而建,大门高高在上,需抬头仰视才可见,所以那份傲然的气势自然而生。
这是一座全木质结构的建筑。拾级而上,进门便是大堂,很典型的旧时店铺格局。一堵隔板将厅堂与内部格开,左边靠墙是掌柜坐镇的柜台,左右均有一方小门进入内堂。想象当年米店生意兴隆时,这个大堂肯定非常热闹,而现在这里已成为大众品茗闲坐的幽静之地。
楼上房间里陈列的那些绣花小脚鞋、铜质烟枪,以及烟馆、赌坊的店招,无声地讲述着属于那个年代的故事。二楼靠前的一方,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空间,四周皆是围栏,由许多粗壮的柱子支撑屋顶,就像现代建筑中的带顶棚的露台。坐在栏边往下看,整个尧坝镇尽收眼底。
千米长街幽静舒适
古镇1000米长的青石板古街上除大鸿米店外,还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民居群”和明朝古庙东岳寺、清代进士牌坊、神仙古洞、尧王古墓等古代建筑。
这里是为数不多的依然有百姓居住的古镇,没有遭到严重的商业化侵袭,比较安静和舒适。街道两旁有一些卖当地特产的小店,比较著名的是油纸伞铺,制作的是有名的泸州油纸伞,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在解放之前,泸州油纸伞曾作为解放军驻泸第十六军的军伞,参加过血雨腥风的战斗,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此伞采用全手工制作,完成一把成品伞需要100多道工序。如果运气好,你还能亲眼看到老师傅现场制作。
一路兴致勃勃地走来,时已中午。有游人开始进餐,有的吃豆花饭,有的品尝特色小吃——黄耙。这些正好提醒了我们的胃,也引诱了我们的味觉,于是赶紧寻找上过央视《舌尖上的中国》的那家“红油羊汤”。
肚中有食心不惧,仓廪实而知礼节。边走边看,我翻出手机拍摄凌导的四句话:“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慢慢体悟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