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6年11月18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春秋
版面翻页
春秋
03

黄炎培为红军长征赋诗

□ 作者 赵 宾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中国近现代爱国主义者、民主主义教育家黄炎培与红军留下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七绝《茅台》

1935年1月,红军长征进入贵州以后,一直处于奔波状态,尤其是遵义会议后,红军在四川、贵州、云南三省不停地实施战略转移。由于长途跋涉,加上激战连连,不少战士浑身是伤,即使是没有受伤的同志脚上也磨起了水泡,而长征途中又缺医少药,不少红军战士都是带伤前行。

茅台酒不仅芳香醉人,还有舒筋活血、强身健体的功效。红军战士到了茅台镇后,就用打土豪没收来的茅台酒疗伤、擦脚。曾三将军回忆:“为了治疗长征和战斗途中留下的脚伤,会喝酒的,都感受到了茅台酒的清香,不会喝酒的,也都装上一壶,留下来擦脚活血,舒舒筋骨……有的同志打趣说,要不是长征来到这里,这辈子哪能喝上茅台酒呢!如果单凭这点,还得好好‘谢谢’蒋介石呢……”

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国民党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污蔑红军在茅台酒的酿酒池里洗脚。时任国民参议员的黄炎培先生,挥笔写下一首《茅台酒》:“喧传有客过茅台,酿酒池里洗脚来。是真是假吾不管,天寒且饮三两杯。”用轻松活泼的语言,狠狠地批判了国民党的无知。

延安联句

1945年7月,黄炎培等六位国民参议员赴延安访问。黄炎培《延安五日记》载:“二日(星期一)晴,下午坐车去杨家岭,访问中央主席毛泽东,直到他的家里……四壁挂着清清疏疏的几幅画,中有一幅是沈叔羊画的,一壶酒,上写“茅台”两字,几个杯子,我题一首打油诗。这是某年沈叔羊在重庆开画展,要求我在这幅画上题字,忽然想起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中间,共产党人在茅台酒里洗脚——一桩故事的传说,就提起笔来游戏式地写上一首七绝,料不到这幅画落到共产党领袖的客厅里。”

晚间,毛泽东在中央大礼堂宴请黄炎培等,桌上摆着茅台酒,周恩来、陈毅作陪。席间,陈毅提议饮酒联句,大家赞同。

毛泽东率先作曰:赤水河畔清泉水,

周恩来续道:琼浆玉液酒之最。

黄炎培接句:天涯此时共举杯,

陈毅举杯一饮而尽,收句曰:惟有茅台喜相随。

吟罢,众人不禁相视抚掌大笑。

金陵对诗

1952年冬,黄炎培到南方视察,陈毅特地在南京以茅台酒宴欢迎他。席间,对饮茅台酒时,陈毅提起红军长征在茅台镇的旧话,赞佩黄先生当年仗义执言,难能可贵。陈毅说:“当年的延安,读任之先生《茅台》一诗时,十分感动。在那个艰难的年代,能为共产党说话的,空谷足音,能有几人!”

说完话,他当场步原韵和诗二首,以答谢黄炎培。诗曰:

金陵再会话茅台,万古江流送喜来。

多谢君诗传韵事,南天畅饮酒三杯。

金陵再会饮茅台,为有佳宾乘胜来。

服务人民三十载,逢春共祝不停杯。

黄炎培听了也很感动,当场亦和诗一首:

万人血泪雨花台,沧海桑田客去来;

消灭江山龙虎尽,人民胜利且干杯!

“八一”赋诗

红军长征的胜利,为以后的中国革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63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6周年纪念日,黄炎培赋诗以纪念:

长征队伍未身参,解放来归我自惭;

卅六周年建军节,何曾共苦只共甘。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