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7年02月10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春秋
版面翻页
春秋
03

永川发现 “奇” 石碾

□ 作者 陈新文/文 王国梅/图

永川区政协历史文化遗存调研组此前走进吉安镇,被石松村胡家屋基村民小组的一个巨型石碾深深吸引。这一古石碾,体量巨大、形似钱币,不禁让人啧啧称奇。

石碾之奇,奇在体量巨大。该石碾由碾盘、立式碾滚两部分组成,碾框子、碾管前、碾棍均已不见。调研组向当地农户借来米尺实地测量。经测量,碾盘外圆直径4.6米,内圆直径4米;碾槽深约0.28米;碾滚直径2.1米,中心处厚度为0.32米。大家都说,这么大型的石碾还是第一次看见。永川区文管所工作人员李玉彬说,从体量和规模上看,这一石碾是在全区发现的同类品中最大的,在整个重庆市都数一数二。

石碾之奇,奇在造型特别。石碾几乎在每个镇街都有发现,一般都是盘式石碾,但胡家屋基的这一古石碾却是槽式石碾,碾滚如饼卡在碾槽中。更让调研组惊奇的是,该石碾的碾滚形如古钱币,中部就像是古钱币的孔,刻了二道玄纹、一个方型窝槽,中间是轴,表层虽已部分风化,仍能看出是锅盖型。刻凿成这种样式的原因尚需进一步考证。

石碾之奇,奇在立而不倒。据当地一位老人讲,该石碾在此存放已有上百年。这些年来,碾滚一直静静地卡在碾槽内,从未倒下。曾有二十余人想齐力将之推倒,但无论怎么推石碾都纹丝不动。调研组仔细观察了卡在碾槽中的部分,只有0.3米左右,而整个碾滚的直径却有2.1米。这么小的接触面积就能支撑起巨大的碾滚立而不倒,让人惊叹不已的同时,更彰显了彼时刻凿者的精巧技艺和工匠精神。

石碾是用来压碎谷物的,槽式石碾较盘式石碾而言,更容易让被碾压物破碎,且这个碾滚如此巨大,定能把谷物压得粉碎。那么这个槽式石碾究竟有什么用途呢?当地传说这是三国时期张飞碾火药用的。调研组有人认为,从石质、风化年代、使用痕迹和留下的痕迹看,此石碾应该是清代中期物品,可能与当地驻军屯田有关。据永川县志记载,康熙十九年(1680年),吴三桂叛军陷永宁、下泸州,兵逼永川寒坡场,可见当时此地有驻军。不过因年代久远,缺乏相关文字记载可考证,这石碾是否是当地驻军屯田所用,还需进一步求证。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