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春恋
春天来了,多愁善感的我又想起了曾经的春恋。
童年的春恋是苦涩而快乐的。那年月,缺吃少穿是正常现象。可父母一到春天,便千方百计干活挣工分、储备粮食、缝补衣服,竭尽所能地解决我的衣食问题。大约是本能的缘故,肚子饿了,红薯、洋芋、苞谷、高粱等杂粮总能充饥,有大米当然最好,吃得也最香;衣裤单薄,则添加,破损了,就缝上补丁再穿,舍不得丢;经济拮据,买不起质地较好的衣服,便选择稍逊一筹的,能焐暖身子就行。在父母的关爱下,把春天过得有滋有味。
虽然家里穷,文化生活单调,但我的春天充满了欢声笑语。瞧,山上青杠、算盘子、酸汤梗等植物长出嫩叶时,我邀约伙伴们上山分成两队,伴随着“来得”的号令声响起,双方“战事”拉开了帷幕,只任“嘣嘣”声此起彼伏,只任欢笑声荡漾开来,只任大人“注意安全”的叮嘱声在耳畔回响;阳光灿烂,到庄屋、院子的地坝上分成两队,玩起“打国”的游戏,很是过足了“奔跑瘾”;田边地角有野菜、野草,蚂蚁也开始活跃起来,我们办起了“客客”,把菜办得丰盛,把碗筷备得简单,把小嘴吧嗒得响亮,惬意的情愫油然而生;剪刀石头布、修路、修子、扇烟盒、走六子冲、滚铁环、滑木板车或滚珠车、梭摊、打水枪等游戏亦是我们的好耍事,耍出谈笑风生,玩出其乐融融,令大人们羡慕不已。随着我们的长大,这样的春恋虽苦犹乐,越发浓烈、执着。
读书时的春恋是艰辛的。父母读书少,尝到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痛楚,便寄希望于我“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聆听父母的教诲,看到家庭之窘状,我不敢怠慢,总是在春天刻苦攻读,认真作业,反复锤炼,终究让一篇篇作文被当作范文在全班朗读,赢得赞誉;终究让一个个小目标得以实现,诠释“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真谛;终究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越过了一道又一道坎,践行了“失败乃成功之母”的真理。于是,有了升学无望又重新补习、复习至凌晨才睡、拂晓时分又起床、甚至到公共厕所的路灯下苦读等深深的记忆,有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坚持就是胜利”“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之类的励志精神,有了恋上书本、恋上学校、恋上春天的无悔之举。当考上学校的喜讯传来时,我倍加感恩父母、老师,还有那些春恋时光。
单身时的春恋是充满激情的。参加工作后,我便后悔自己在校时没来得及耍女朋友,以至于水到临时现掏沟、平添许多忧愁。所以,我把恋爱当成要事,工作之余,就通过主动打听、拜托媒人穿针引线、写情书等方式,寻找合适的对象。可是,上天似乎有意为难我,要么高不成,要么低不就,我总是在春天饱尝了失恋的痛苦。然而,我对恋爱的激情更加高涨,没有服输,反复总结经验教训,义无反顾地苦寻属于自己的春恋。缘分来了,那个春天,经过父母及媒人的努力,一个名叫雪儿的姑娘映入了我的眼帘,走进了我的生活。白皙的皮肤,窈窕的身材,自如的谈吐,宽博的学识,优雅的气质,打动了我的心。心动不如行动。我格外珍惜这场春恋,慎重地去赴一场场与雪儿柔情蜜意的约会,哪怕相距三十里山路,我也坚持步行前去;哪怕天上下着雨,路滑难行,我也会穿着桶桶鞋、撑着伞而去。大凡是受诚心感动,雪儿也认真地踏上春恋之旅,渐渐地与我相爱了。待到春夏之交时,我和雪儿相约走进了婚姻的殿堂,结束了诗意浪漫而激情四溢的春恋。
成家立业后的春恋是温馨而幸福的。每到春天,我们三口之家就到山边、荒坡采蕨苔,拿回家淘洗后或直接入锅炒,或汆水后爆炒,品尝这难得的美味;乘车到乡村,带着刀子、塑料袋等工具,蹲在田坎上撬侧耳根。照样,一根根、一袋袋、一盘盘侧耳根成为我们的美食;灰白的软荞嫩嫩的,亮堂我们的双眸,被我们采回家和上米面后做成软荞粑,犒劳我们的肠胃,那才叫爽呢!还有柴胡、荠菜等野菜,也是我们采摘的对象,也是我们忆苦思甜的载体,更是我们体验劳动滋味、品味小家幸福的风物;春天的兰花、李花、梨花、谷种花、桃花、油菜花以及不知名的野花竞相绽放,吸引我们的眼球,拨动我们的心弦。目睹斯情斯景,爱花的我们岂能不心动?!所以,我们在春天恋上了花们,再吟诗歌唱一番,温馨的氛围就甭提了,竟引来不少亲朋好友的啧啧赞叹。就连那飘飞的风筝,也会激发我们试放的欲望。待到亲手放飞成功时,那种成就感、自豪感陡然升腾,慰藉了我们的春恋。
年复一年,春天总是如约而至,五彩缤纷,婉约灵动,生机盎然,可谓诗情画意。我总是礼赞着春天,回想着春恋,乐此不疲地把春恋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