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官镜》照贪欲
“居官以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字为主”“居官办事以诚敬忠爱为质,以文字章句为华”“居官办事全凭公心,一人所见以为是未必即是,一人所见以为非未必即非,当求公是公非,盟诸幽独无惭色,合诸同官无异词,其所谓公者,非曲从众议之谓也”。
以上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为官执政之道,摘自清朝刚毅编撰的《居官镜》。此书专门阐述清官之道,“尤以爱民为国之基础”,一再强调为官当以廉为本,主题鲜明,系统详尽。试想,完整总结做清官之法,写出醒世良言,传递正能量的人,必是道德高尚、品行端正之士。
但问题在于,人不如文。作者刚毅算得上是赃官典型。《清朝野史大观》卷八载有“刚毅之贪诈”。刚毅任广东巡抚,值慈禧六十大寿,刚毅借送寿礼,干买官勾当。“时内地通用银,广东独制银币”,刚毅吩咐负责铸造银币的道台铸造银币三万元,携带进京祝寿,向慈禧大献忠心。此乃独一无二的寿礼,币色清新可爱,惹得贪财且好排场的慈禧大喜,遂提升刚毅入军机处。三万银币公款买官,刚毅成为慈禧红人,负责制造银币之“某道亦不敢索偿”。
有慈禧撑腰,刚毅贪黩更加肆无忌惮。甲午战后,慈禧派“刚毅赴两江两湖两广闽浙等省大肆搜刮,除常款外,无公私悉取之,岁得千数百万,海内骚然。此犹托为公家所取者耳,而饱入私囊者乃不可胜数,盖回京之时,箱笼等物至数千件,道旁观者皆曰:‘此中悉累累黄白物也’。其贪鄙无耻盖如此。”
贪官倡廉,缀文成书,刊布天下,刚毅之无耻程度绝非一般贪官可比。其《居官镜》形成系统理论,就中的“美妙”言论,至今还屡屡被不明真相者援引。可见贪官倡廉,乃煞费苦心。《居官镜》也算一面镜子,照出的是刚毅们贪赃枉法的共性,讲的冠冕堂皇,做的男盗女娼。
中国文化里早有提醒: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此话效果如何?在临场时往往被抛到九霄云外,把“官箴”之类作幌子,往往能赢得赞许。中国文化的智慧、历史的反面教员都在昭示:认识、考察、评判一个官员,重要的不是看他如何表白、如何言谈,而是看他的所作所为。
《居官镜》现象不会绝种。权力使人沉醉,好比喝酒醉了,酒是一口一口喝的,醒与醉没有分界线。古往今来刚毅者流,沉醉在权力里,自以为做官做到了大境界,具有了居高临下代圣贤立言的资格,于是就有了贪官倡廉的《居官镜》之类堂皇面世。权力作祟的怪胎,官场文化的毒素,只是刚毅们权力在握时少有人去戳破。不通书法者而自诩书圣,历史尘埃落定,只是评价他敢写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