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7年08月01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要闻
版面翻页
要闻
01

有了“家庭医生” 不再盲目“养生”

□ 本报记者 程卓 通讯员 颜颢

“我们的净水器里有特殊过滤装置,喝了过滤后的水可以防癌。”今年5月,家住渝北区的胡大爷在一个净水器销售门店听了几次讲座后,对具有“防癌”功效的净水器产生了兴趣,花4800元购买了一台。后来胡大爷的女儿在网上核实该净水器的信息时,发现这个牌子的净水器已在多地被曝光虚假宣传,胡大爷这才发现自己上当受骗。

“这样的案例我们见得太多了。”对于胡大爷的遭遇,经常到社区普及法律知识的市政协委员、重庆润信律师事务所主任张俊江说,随着老年群体的消费水平越来越高,对于养生保健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但是老年群体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容易被推销人员的“感情牌”打动,从而上当受骗。

“这类骗子都是‘心理学家’,他们的讲座、推销模式全都经过精心研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张俊江认为,要抑制这类现象的发生,既需要相关部门对保健品市场进行严格监管,从源头上堵住虚假保健品。同时,也要看到骗局背后,老年人对于养生保健的巨大需求,应建立正规咨询渠道,为老年人提供科学的养生知识和保健品咨询服务。

无独有偶,今年3月,綦江区政协医卫界别的委员们发现,一些不法企业打着康养保健的幌子在该区向老年人营销“保健产品”。因受“老中医,治疗有成效”广告吸引,老人们纷纷掏钱购买。委员们还发现,所谓的保健产品绝大多数夸大疗效,“老中医”医师资格也无法认定。

针对发现的问题,委员们及时撰写《加快推进綦江家庭医生服务的建议》社情民意信息,引起綦江区卫计委的重视。区卫计委积极吸纳委员建议,与相关部门联合制定《綦江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方案》,组建了236个由全科医生、社区护士、防保人员等组成的家庭医生团队。截至6月底,该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已覆盖20个街镇,签约了36890户居民。家庭医生的服务,让该区的老年人们纷纷拍手叫好:“家庭医生为我们提供科学的养生保健知识,让我们对保健品不再盲目信任。”

“綦江区的做法值得肯定。”张俊江说,“防止老人进入保健品骗局,就需要家庭、社会、政府多方发力。有了家庭医生的科学指导,虚假保健品就不再有市场!”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