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7年12月08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春秋
版面翻页
春秋
03

漫说江津城里的“得胜街”

□ 作者 庞国翔

说起重庆江津城区西部的得胜街,当地市民可谓无人不晓。因为得胜街的“三倒拐”是全城电脑经销一条街,江津市民家中使用的电脑多是从此处销出。

江津得胜街北抵滨江路中段,南达大西门转盘处。有居民楼院55栋178个单元。有人说,此街是因1958年有一句很时兴的话“人民得胜利”而取名的,其实这是大错特错。

走进得胜街,就能翻捡出它许多古老的故事。

三百多年前,明代的江津县城就有得胜门。江津古县城西、北、东三面临长江,只南面和西南面连着鼎山等陆地。江津城墙较高,加上有三面临水的“护城大河”,可谓固若金汤。但是,明朝农民军曹甫攻破了江津城西南面的城墙进入了县城。从此,这里成为江津城墙最容易被攻破的地段。

在以后的几十年间,人们对城墙进行了改造,加固了九道城门并新筑了城楼。县衙幕僚在考究命名这些城门名字时煞费心思。正北面江之门是迎接圣旨和州府官员的接驾处,故取名迎恩门。接下是出江大码头,故取名通泰门。以后是嘉惠门、临江门、得胜门、西镇门等等。

得胜门在城西,缘何为此名?盖因此门常被敌方攻破,现须派重兵把守,加强防御,若防住来犯敌军,守城营勇必将得胜。但不幸的是,此城门常为崩塌,仍常有小股流寇和散匪侵袭攻破此门入城打劫百姓,百姓苦不堪言。

古代县城都有城隍、关帝、岳王三庙。传说三庙能保一方平安,但江津城并不平安。一术士说:这是因三庙离常被侵袭的得胜门太远,且是关岳两庙合一,一庙两主神,相互扯皮!县衙师爷立即将关岳庙改为武庙,实行统称。这下总该以武护城,保一方平安吧。但事与愿违,明末奢崇明发动叛乱,多次领兵前来攻城,最后又攻破了得胜门。所幸秦良玉率兵前来救城,逆转了局势。津城百姓在得胜门举香跪送这位勇猛善战的救城女将。崇祯十七年,张献忠率兵也是从得胜门处破城。于是,江津有民谣曰:易守南安门,易破得胜门。

乾隆时期,江津知县曾受一主持加固城墙,扩建和改造城门。因“得胜门不得胜”的原因,遂改名为西城门,西镇门改名为来庆门。得胜门改名后在此至三倒拐处修西顺城街。其后,来庆门又被改名为大西门,西城门被改名为小西门,得胜门渐被淡忘。后来加长扩修西顺城街,使之与大小西门相连。西顺城街先被改名为小西门街,后因此街起点在原得胜门处,遂被定名为得胜街。

得胜街连接着大小西门和临江门,因而这里是三教九流的聚集之地。但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有一生意火红的大酒厂突然宣布停产,引起商界哗然。其实,他们仍在暗中继续大量生产酒精运往各战区,为抗战胜利做贡献。

1949年江津解放后,这里的城墙和城门被拆除,得胜街如见天日,如获新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这里设立了得胜街居委会,迎来了城市发展的新机遇。今天的得胜街已不是单纯的电脑一条街,它建起了幼儿园、中学、书店、文化中心和银行、商场、医院等等。鳞次栉比的高楼、整齐有序的铺面、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得胜街真正成为了江津市民的得意之街、幸福之街、文明之街。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