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面书画品趣
扇面书画是书画艺苑中一朵奇葩。古往今来,不少书画名家喜欢在扇面上挥毫题字作画,在咫尺天地尽情展示书画艺术的无穷魅力,情趣盎然。
三国时,画家杨修为曹操画扇,不小心掉下一个墨点,聪明的杨修便顺势将墨点画成一只苍蝇,一会儿,曹操过来,竟认画作真,忙用手去拍打扇面上的“苍蝇”。从此,“误点成蝇”的故事便在画坛流传至今。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见一卖六角扇的老妪,因一再折价也卖不掉手中的扇子,遂起同情心,在老妪所卖的每把扇上题了字,老妪埋怨其弄脏了她的扇面,王羲之则保其以十倍之价出手不成问题。果然,老妪手中的这些扇子不一会儿便被抢购一空。至此,“书圣”在扇面上题字,轰动绍兴全城,至今绍兴城内还有“题扇桥”的古迹。
元代郑元佑对扇情有独钟,常在扇面上题诗作画,在他的《扇面写山次韵》题画诗中便可见一斑:“宋诸王孙妙盘礴,万里江山归一把。卷藏袖中舒在我,清风徐来谷衣薄。”
明代著名才子唐伯虎擅长扇面书画,他曾在一扇面上画了《竹子》,竹枝斜出,枝密叶茂,意境幽深。绘画采用重、淡墨的艺术手法,体现了他自创的清新格调。画面上所题的诗句:“东风撼地酒初醒,壁上篝澄短焰青,倒屣起来看竹影,清霜满瓦月中庭。”更使扇面诗画合壁,相映生辉。
清代画家郑板桥是一位扇面画的高手,他的一幅雨竹扇面画,竹篁瘦筱,仅仅几片叶子,但水墨酣畅,极富风雨秋深,清幽箫爽的意趣,被誉为扇面画中的一绝。
近代国画大师徐悲鸿以画马闻名于世,但他的扇面画,也超凡脱俗,誉满天下。他曾为友人作扇面画,画面上枇杷数粒,果叶相间,错落有致,并题诗云:“朋友定购香宾票,中得头标买枇杷。”更增添了扇面的艺术效果。他还喜欢收藏扇子,当得一清代名画家任伯年的扇面画精品时,爱不释手,并盖上了“悲鸿生命”那方意味深长的收藏印。
现代画家吴茀之在一把泥金扇面上画了一朵出水荷花,题为“临水种花知有意,一枝花作两枝看”,墨彩交融,维妙维肖,诗情画意,相得益彰。
1961年,丹青高手、老舍夫人胡絜青赠给邓颖超一把画有工笔牡丹的绢本团扇,上有老舍的题字:“昔在帝王家,今供亿人扇。颖超同志拂暑,絜青。”邓颖超收到老舍夫妇的“合作作品”,甚为爱惜,并于同年手持此扇与周总理在中南海向阳厅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