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嫩竹
□ 作者 刘凤
摇嫩竹,是我家乡渝西地区古老的年俗。
“嫩竹长,嫩竹高,我长嫩竹一样高……”小时候,我又矮又瘦弱,为了让我长高长壮,母亲让我大年十五元宵节去屋后那片茂密的竹林里摇嫩竹。还叮嘱摇嫩竹时要念家乡这首古老的童谣。
摇嫩竹,必须是大年十五晚上。否则,就不灵。
我家屋后的竹林长得相当茂盛。大年十五,月亮圆而纯净,嫩竹穿过周围层层叠叠的竹叶,刺向深不可测的夜空,望不到竹尖。在朦胧的夜色中,我与同院的小伙伴们争先恐后地奔向竹林,找到白天就已经选好的那根又粗又高的嫩竹,双手抱着使劲地摇动。
“哗啦啦”,一个个夜宿的鸟儿被我们惊起,扑棱棱地飞进夜空。欢快稚嫩的童谣声此起彼伏,响彻竹林。我们一边摇动,一边幻想着自己的身子随着摇动的嫩竹“刷刷”地往上长。于是就摇得更欢更起劲了。
有时,一些身体并不矮小的大哥哥大姐姐也来加入我们的行列。摇嫩竹,成为了乡村孩子们一项有趣的娱乐活动。高高的竹梢,被摇得簌簌有声,我们沉浸在摇嫩竹那快乐的氛围里,早已忘了摇嫩竹的初衷。
直到月儿西下,我们才恋恋不舍地回家。钻入被窝,做起长大长高的美梦。
长大后,我一米六不足的个头,似乎并没有因摇嫩竹而长得更高。但女儿出生后,每年大年十五,我都带她回乡下摇嫩竹,体验我孩童时的乐趣。
如今,接近一米七的女儿摇起嫩竹来还相当起劲,只有她肩头高的我也分外得意。
录入:徐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