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足西边高坪镇境内,有一座清幽宁静的寺院,名为高峰寺。
高峰寺建于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初创者法号西竺禅师,俗姓杨。据寺内碑刻和古匾记载,西竺禅师为“临济正宗第三十五世”。在他之后,有翠岩、琏圭、道开等先后担任住持僧。清代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曾任翰林院检讨的大足人刘天成来此地游览,对寺僧和风景颇加赞赏。
高峰寺内文物众多,如正殿中央的两根立柱下各有一圆雕的石狮,高1米多,远远望去,大有二狮将雄伟的宝殿从地下托出之势。而寺院内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大量清代木雕艺术杰作,其中尤以斜撑为代表。高峰寺有24件斜撑,按其造型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圆柱形,长约1.5米,直径0.2米,共有18件;一是扁平状,有6件。这些斜撑,分别位于山门内外、正殿上下层,共有4排,每排皆有6件。其位置,从里到外、从左到右,皆保持一致,体现出高峰寺建筑对传统对称艺术观念的遵循。
在高峰寺的24件斜撑上均有雕刻,有的一件斜撑上就有三四个题材,设计上层次分明、井然有序。这些雕刻的题材十分广泛:有神灵鬼怪、历史故事、戏剧表演、奇禽异兽、亭台楼阁等。仅人物而言,就多达两百余个。其中不乏民众广为熟知的题材。如进入山门的一组“唐僧取经图”,整幅雕刻把师徒几人俱刻其上,构图紧凑、充实,人物各具神态。
在高峰寺的斜撑上,有几处《三国演义》题材的雕刻作品,正殿中间的一件斜撑上便刻有刘关张三人。正中刘备,头戴冠,着长袍,腰缠玉带,左手抚须,右手置于腰后,一副气度不凡又推诚待人的模样;左边为张飞,戴尖顶盔,外罩袍服,内着盔甲,右手上举,五指张开,一脚跨于前,一副勇猛而又不失憨厚的模样;右边为关羽,头戴帽,着圆领袍服,长髯飘逸,一副威武而又颇具儒雅之貌,恰如其分地表现出小说中义勇双全的关羽形象。这组木雕把民众所喜爱的“桃园结义”人物俱刻在一起,生动地展现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该组雕刻处于正殿上方,可见当时佛教文化与传统观念的融合,表现出中国佛教对“忠孝仁义”这些儒家思想观念的注重。
这些斜撑采用多种形式的雕刻手法,如圆雕、镂空雕、浮雕等。雕刻保存基本完好,是在高峰寺历经多次劫难后所保存最为珍贵的文物古迹作品。
高峰寺的斜撑作为大足境内的清代雕刻,继承和发扬了自唐代以来的大足石刻艺术的优良传统,它不仅是大足境内清代雕刻艺术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我国清代雕刻艺术的一处杰作。
高峰寺内雕刻题材丰富的斜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