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2年04月19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春秋 茅盾在重庆 高峰寺的艺术杰作——木雕斜撑 苏轼的“一阵春风吹酒醒” 战时金融记忆:交通银行 “二爹”老舍的趣事

版面翻页
春秋
04
苏轼的“一阵春风吹酒醒”
□ 作者 赵柒斤

“一阵春风吹酒醒”来自苏轼被贬海南时创作的咏春词《减字木兰花·立春》:“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该词以欢快跳跃的笔触,突出边陲绚丽的春光和充满生机的大自然,是中国词史中第一首热情歌颂海南之春的佳作。该词反映了苏轼对当时“蛮夷之地”海南风物的由衷称赞,寄托了他随遇而安的达观思想,也凸显其与以往所有贬谪者的大不同。

苏轼的这首词,上下片首句交代立春习俗后,第二句均写“春风”。“无限春风来海上”,风从海上来,道出海岛的特点,且境界壮阔,令人胸襟为之一舒;“一阵春风吹酒醒”,点明迎春仪式上春酒醉人,兴致勃发,情趣浓郁。两处沐“春风”,有力地强化了全词欢快的基调。接着对应写景,上片是桃花,下片为杨花,红白相衬,分外妖娆。而“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为全词点睛之笔,词人用海南独缺的雪花比拟当地早见的杨花,发出了“不似天涯”的感叹。

这首词写作手法的最大特点是大量使用同字,把同一个字重复地间隔使用,似乎有违“同字相犯”之戒,不符《文心雕龙·练字第三十九》所提“权重出”之要求。但苏轼偏偏用“同字”,反而让该词取得不一样的艺术效果,不但音调抑扬顿挫、宛若天成,且主旨得到强调和渲染,这也是苏词高明之处。全词八句,共用七个“春”字,但又不平均配置,有的一句两个,有的一句一个,有三句不用,显得错落有致。而不用“春”之句,如“染得桃红似肉红”“卷起杨花似雪花”,却分别用了两个“红”、两个“花”字。其实,这并非苏轼故弄玄虚,而是他为海南优美春色真情感发,一气贯注地写下这首词,显得自然真切、朴实感人。

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四月,苏轼接到谪命,“责授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他于七月二日到昌化军(今海南儋州市)贬所,两年后的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春天,苏轼写下这首咏春词。

古人咏春的诗词可谓车载斗量,苏轼这首词缘何脱颖而出?实乃他承担起了淡泊。

同样被贬“蛮夷之地”,与自己的偶像韩愈相比,苏轼的人生观表现得更乐观旷达。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韩愈被贬潮州,才过秦岭,他便让晚辈到漳江边为他料理身后事;在华山感觉进退不能,他甚至痛哭起来。而苏轼40余年宦海沉浮,始终徘徊在“贬谪”与“回迁”的路上,可他始终“一蓑烟雨任平生”。再说北宋的儋耳,比起唐朝的潮州,更加蛮荒。万里投荒,全然似奔赴死期,可苏轼依然对儋耳怀着第二故乡的感情,“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

这个世上,恐怕极少有文化人像苏轼那样,无论面对炙热、凉薄、荣誉或羞辱,他总能保存文人的尊严和温婉,总能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而其积极的精神、乐观的心态、从容的气度,不正是我们面对困难时所需的心理基石吗?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