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晒伏
□ 作者 李甫辉
进入七月,天气酷热起来。太阳全然没了春日的鲜明煦暖,只剩了炽烈。这样的烈日天,我想起了故乡的晒伏石,还有一年一度母亲的晒伏。
从我记事起,老屋的禾场旁就有一块直径近两米的大青石。青石呈扁矮圆柱形,侧面有竖直的沟槽。它如何来到我家屋前、曾作何用,没人说得清,只是记得家人总称之为晒伏石。
母亲喜爱这石头,常与它打交道。每到七八月,出大太阳的日子,她便将家里的衣物、粮食、蔬菜等逐一地搬弄出来,摊开在石上晒。母亲说,这些物什置放久了,会长虫生霉,用大太阳着实曝晒,能用得经久一些。
那些火红太阳日,母亲干完农活,就细细整理晒伏。她将衣物一股脑儿摆放在石上,彻底铺开,面积不够搁置的时候,也用条凳拼凑。用竹棍细细拍打,霉气灰尘被打得冒腾,扬到一边去,母亲觉得清爽了,才放心走开,任太阳来收拾。而晒粮食也觉得快意。那些大米、面粉里的米虫,摊在烈日下一晒,有的被晒死,有的忍受不了高温落荒而逃。黄昏收存时,里面动静小得多了,人看着,心里生出踏实和清爽。
最难忘的是母亲晒蔬菜。因为家里人都爱吃茄子,母亲每年都在菜园大量种茄子,青茄、紫茄栽了几十株。一到三伏天,茄子旺长,只只青茄、根根紫茄,如气球、似牛角,垂挂茄株下,家人怎么吃也吃不完,易老掉烂掉。母亲便将吃不了的茄,一篮篮地用剪子剪回来,切成条丝状摆在竹簸里,搁在伏石上晒。经几轮大太阳曝晒,茄条干燥萎缩,体积小多了,母亲便用尼龙袋装好放橱柜贮存,待缺菜吃的日子用水发泡炒食。有时是晒豆角,只不过豆角要洗净蒸熟再晒。这样处理得到的干豆角,可直接下锅炖食。
母亲晒伏的衣物,穿在身上舒适暖和,晒的米面蔬菜吃在嘴里爽口味美。如今想,母亲晒的何止是所晒之物,更是旧年家常的勤劳和节俭。
录入:徐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