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2年09月20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视野 红岩之火永不灭 云上恒合是故乡 诗话茉莉 外婆的叮咛 《小先生》:以爱点亮乡村教育的星空 秋歌

版面翻页
视野
03

诗话茉莉

□ 作者 李捷

茉莉花洁白秀丽、幽香暗淡,既无“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娇艳出众,亦无“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的傲然独立。它内敛低调,宋代诗人江奎形容颇贴切:“虽无艳态惊群目,幸有浓香压九秋。”宋代郑纲中在其诗中亦有比喻:“茉莉天姿如丽人,肌理细腻骨肉匀。”

这白色的小花,点缀在繁茂的绿叶之间,温婉素雅,暗香袭人,正如诗云:“一卉能熏一室香,炎天犹觉玉肌凉。”看着茉莉冰清玉洁、清秀雅致的外形,不了解的人还以为它是一朵温室里的娇花,其实不然,这表面娇嫩柔弱的茉莉花实际却是不畏恶劣环境的强者,愈是日晒雨淋,愈发吐露芬芳。宋代诗人许开的《茉莉花》 便赞其:“火令行南国,彤云间丹霞。之子方热中,濯濯冰雪花。植根却月盘,趣驾七香车。”宋代词人姚述尧也在《行香子·茉莉花》中描述茉莉:“天赋仙姿,玉骨冰肌。向炎威,独逞芳菲。”清代诗人陈学洙也为其深深折服:“玉骨冰肌耐暑天。”

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借茉莉的品行自励自勉。如宋代郑刚中在其《茉莉》一诗中:“怜渠一种香,偏历寒与燠。空庭三更月,酒醒人幽独。有如高世士,含情不虚辱。……梦中见灵均,九畹皆芬馥。”茉莉无惧酷暑,梅花不畏严寒,古人常将二者并提。明朝诗人沈宛君《茉莉花》一诗中便有:“如许闲宵似广寒,翠丛倒影浸冰团。梅花宜冷君宜热,一样香魂两样看。”宋代诗人王庭珪也写道:“逆鼻清香小不分,冰肌一洗瘴江昏。岭头未负春消息,恐是梅花欲返魂。”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