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很多翻译工作被机器替代。人工智能的出现是不是就能代替翻译人才?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重庆市委会副主委、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董洪川认为,话语体系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集中体现,深刻影响其主流意识形态的国际地位和国际话语权的强弱,人工智能时代的外语和国际传播人才仍然具有不可替代性。
在董洪川看来,虽然人工智能已具备一定的翻译能力,但智能机器始终无法替代“智情意”兼备的国际传播人才,也无法替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高层次国际传播人才和外语人才,“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日益产生广泛国际影响的背景下,如何培养有使命感、有担当、有能力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的外语人才和国际传播人才,是一个非常急迫而重要的问题。”
董洪川认为,要为构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他建议,调整外语人才培养规格、口径与目标,实质性优化现有课程体系与结构,引入人工智能相关核心主干课程,推动教材智能化转型,提升现有外语人才智能化素养,同时面向未来15至30年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出台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新“国标”,强化外语人才智能化素养。
在外语教学方法、模式方面,董洪川也有深入思考。他建议,搭建智能化教学平台等,建设智能化外语教育教学基础资源库、数据库,研发智能化外语教育教学平台工具,建设以智能化平台支撑系统、智能化开放资源、智能化教学环境、智能化课堂教学模式、智能化评价管理技术“五位一体”的外语教育教学新体系,促进现有外语教学方法、模式、手段全面智能化提升。他还呼吁通过打造“一站式”智能化外语教育教学资源集成平台,形成定位清晰、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智能化外语教学资源平台系统,促进人工智能技术资源与外语教育教学资源深度融合常态化,构建人机携手共筑的高质量、有温度的外语人才智能化教育新生态。 (程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