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是家
临近春节,明显感觉高速公路上的车增多了,农贸市场、超市更是热闹非凡。车站、机场、码头,也是人潮涌动。人们行色匆匆,他们不是忙着准备过年的年货,就是忙着做“回家过年”的准备,分分秒秒都舍不得浪费。
尽管人们的出发地不同,但目的地却是高度一致,下一站一定是家。回家的路漫漫,尽处一定是团圆。不管你是坐高铁,还是赶飞机;不管你是坐轮船,还是自驾,虽然路途有远有近,行程有急有缓,假期有长有短,但每个人要去的地方,一定是你心中的最爱、最向往、最割舍不断的地方。这个地方不是家,还能有别处?
家是很难用一句话、几个字、几个词能解释清楚的。家是什么?一百个人有一百种说法。但每一种说法,都是那样温馨,释放出暖暖的亲情、爱意。有人说:家是有父母的地方;有人说:家是讲乡音的地方;有人说:家是留下童年记忆的地方;有人说:家是可以让自己放松的地方……这些说法都对。于是,家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无论你走到多遥远的地方,家的吸引力都不会减弱,让你过年都想回家一趟。
有一部电影,就叫《下一站是家》。讲述了一个很温馨的故事,原来家对一个人竟有这么大的吸引力。现代诗人席慕蓉在《乡愁》一诗中写道:“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一位游子说:惟有回家解乡愁;不曾离家的人,不会有这种感受。故乡有年迈的父母,有儿时的伙伴,有梦里的记忆,这都是回家的理由。
再好吃的美食,再好看的风景,再壮丽的山河,此时都没有“回家的路”美。于是,就算踏破千山万水,下了飞机赶火车,下了火车换汽车,也挡不住归心似箭的你我他。
十四亿人的中国,每年春节出行九十亿人次,让“回家路”车水马龙。没有“八纵八横”的高铁,没有这么多航线,没有这么多高速公路,没有这么多客船、轿车,没有这么多城市地铁、乡村公交,怎能做到?有人说,这是中国实力;有人说,这是中国活力;有人说,这说明中国是一个讲孝道、重人情传统的国家。
祝你平安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