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劳动观
在我的记忆里,每逢节假日,母亲都会带领全家进行大扫除。这样的习惯一年年延续下来,如同一种传承已久的家风,让我们从小懂得了劳动的可贵。
年少时,母亲常教导我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天上不会掉馅饼,只有勤劳动、肯吃苦,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她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有一年,我家的农田遭遇病虫害,稻子几乎绝收,全家人都垂头丧气。母亲却坚定地说:“如果不振作起来,就真的败给生活了。现在补种其他作物还来得及!”说完,她便扛起农具走向田间,锄去枯死的稻株,补种棉花、黄豆等作物。在她的带动下,全家人齐心协力,精心照料田地。秋收时,补种的作物获得了好收成,不仅弥补了损失,还略有盈余。母亲感慨道:“幸亏及时补种,让我们的辛劳得到回报,好日子就是在一次次坚持劳动中得来的。”
待我稍长,母亲的劳动观又增添了新的内涵。那时,我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十分苦恼。母亲便利用寒暑假带我们回到乡下,亲自下田劳作,让我们体会农事的艰辛。她虽年岁渐长,仍身体力行,让我明白:通过自己的辛勤付出换来的收获,才最有意义。
母亲认为,种田是劳动,求知同样是一场劳动,面对困难时,唯有坚持不懈、勤奋努力,才能突破困境。有一年暑假,为了提高我的数学成绩,母亲买来练习册让我做题。当我被难题卡住时,她没有责备,而是耐心开导:“求知没有捷径,只有多学多练,下一番苦功才能进步。”在她的鼓励下,我反复钻研,终于攻克难关。开学后,我的数学成绩显著提升,对母亲的教诲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工作后,我曾因业务生疏而加班到深夜,渐渐心生懈怠。母亲知道后,语重心长地说:“平凡的工作需要点滴积累,就像种田一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有辛勤耕耘,才能收获果实。”我调整心态,虚心学习,最终在年底获得加薪和晋升。母亲的朴素劳动观,让我在职场中受益匪浅。
如今,劳动已成为我的习惯。每当遇到困难,我总会想起母亲的教诲:人生有起有落,再苦再累,也要保持努力进取的姿态。劳动可贵,人间值得。